农村也需要急救培训
眼下,在各地城市里,医护人员、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会经常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心肺复苏、骨折包扎、海姆立克法、使用AED等各种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使得很多人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紧急关头用得上,既能自救,又能他救。 但据了解,在各地农村里,这样的急救培训却很少见。其实,在农村里,由于很多村民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因而,一旦遇上心脏病、癫痫等突发疾病,或遭遇蛇咬、刀伤、摔伤等突发情况时,往往束手无策,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病人陷入危险境地。加之,很多农村离县城医院较远,往往等待救护车到达时,已错过最佳急救时间,有的甚至为时已晚,丧失了生命。可见,在农村开展急救培训已是势在必行,不可或缺。 但事实上,由于很多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些医院、红十字会往往不太愿意去农村开展急救培训,致使农村成了急救培训的遗忘之地。 因此,要让急救培训进农村成为一种新常态,还需制度保障。一方面,卫健部门、红十字会组织应积极承担起急救培训的主体责任,不妨把急救培训进农村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当中,分批组织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急救培训,并把急救培训列入年度考核之中。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也应积极承担起急救培训的任务,既可定期组织村民到卫生院集中培训,又可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农村定时、定村开展急救培训。 当然,除了医院、红十字会组织之外,也可发挥退休医护人员的作用,不妨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实施“银铃计划”,成立一支专业的急救培训人员队伍,分期分批进乡入村,为村民提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只要跟进制度保障,再辅以实施“银铃计划”,就一定能让急救培训进农村成为一种新常态,从而既能帮助村民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又能推广普及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让广大村民在紧急关头,也能实现既自救又他救的目的。廖卫芳编辑:钱江活到老,学到老。 {:mocs_44:} 了解了 迫在眉睫,补齐短板、生命至上!! 掌握自救知识关键时候就有用 对对对 支持 普通人都应该掌握一点急救知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