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市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外来人”带领村民变身“三金农民”
9月6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第二季”系列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子长市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抓住陕西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的发展机遇,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创办专业合作社,采取“先做给村民看,再带着村民干,最后领着村民富”的思路,率先发展山地苹果产业。该村山地苹果产业的发展让群众变身为土地流转收租金、就近务工得薪金、合作经营分股金“三金农民”。
刘强强是丹头村大学生村官,他顶着“大学生”的光环,扎根农村9年多,从被客气招呼的“外来人”变成了村民眼中的“家里人”,从开始对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知半解到现在得心应手,从大学生村官变成了职业农民、乡土专家。
刘强强告诉记者:“来到这里我发现小河坪的蔬菜大棚占地面积小,大棚陈旧,种植品种不一,只是传统的作业方式,看到村民们辛苦劳作又赚不到钱,心里很不是滋味,通过四处了解和网上查询,得知史家畔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大棚不仅建设标准高,而且种植的都是新品种的蔬菜瓜果。然后就整理了书面材料找到村书记,建议将流转土地改建大棚,同时我也挨家挨户走访游说,最终说服了42户村民,把土地流转给17户大棚种植户。”2014年,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的大棚终于建成投产,共新建蔬菜大棚22座2600米,占地80亩,改建后的大棚跨度大、高度高,大大提高了土地有效利用率。
2015年,刘强强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流转了全村76户240亩土地,全部栽上了苹果树。并采取“党支部+大学生村官+合作社+农户”模式,创办了强强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下来,果园面积从原来的不足200亩,发展到了目前的4000余亩,建成了千亩山地苹果示范基地。
据了解,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推行“短工变长工、长工变股东”的合作模式,在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前提下,由村党支部推荐,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反租给愿意经营和流转土地的农户,在降低合作社的投资成本的同时也让农户实现当年投资、当年管理、当年有收益。
{:mocs_33:} {:mocs_44:} 点赞点赞 希望发展越来越好。 好 点赞 致敬 早新闻 科学技术指导农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