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斥资打造大型“秦文化”夜游项目,能否激活市场?
当大唐不夜城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现象级的夜游主题街区,6月以来日均30万人次的客流量,将当下文旅繁荣演绎的淋漓尽致。持续爆火多年的大唐不夜城也引得各方探索其为何如此成功,并且不少城市也推出了类似的对标街区,实现的效果自然各有差别。
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届西部文博会期间,咸阳重点推介并成功签约的咸阳秦文化城市夜游文旅项目引来大众关注。
通过新闻报道中“4公里沉浸式夜游”“光影水秀”等等关键词的描述,以及效果图所营造的画面,已有自媒体认为这一项目更像“大秦不夜城”。
而咸阳是否真的要打造一座“大秦不夜城”?这一项目又能否解救当下陷入困境的咸阳文旅产业?是更值得我们讨论的。
Shaanxi投资1.8亿咸阳新文旅项目含金量有多高
这一项目,即是咸阳大力推进的咸阳“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咸阳秦文化城市夜游文旅项目。
在第十届西部文博会“陕西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推介会”上,由咸阳市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咸阳文投”)联合中青旅联科(北京)数字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联科”)共同策划打造的“秦时明月·梦回咸阳”咸阳秦文化城市夜游文旅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综合目前所释放的信息,项目以“秦文化”为核心,围绕咸阳湖一河两岸双桥进行布局,以水岸联动、日夜联动为思路,深入挖掘咸阳秦文化特色,利用光影水秀等科技手段和美学创作进行创新性演绎转化,致力打造咸阳文商旅相融合的城市夜游引擎。
打造出“一条游线+八(九)大场景+五大功能区域+三大核心产品”的4公里沉浸式夜游项目,总投资1.8亿元。注:陕西网报道为八大场景,咸阳日报报道为九大场景。
图片来源:咸阳湖官网
在咸阳看来,该项目是咸阳推动文旅融合升级,丰富咸阳市中心城区旅游产品供给、打造夜间消费品牌、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咸阳日报在报道中提到项目将“实现咸阳文商旅城市更新,与西安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透过文字搭配图片所呈现的效果,咸阳“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所要打造的功能与效果,的确与大唐不夜城有相似之处,但借鉴成功案例尤其像大唐不夜城这样的爆款,借势模式的成功元素与热度,其实无可厚非。
特别像咸阳这样,血液里本身就流淌着“大秦文明”,如若能够成功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秦文化夜游主题街区,对陕西文旅产业均衡发展也是一大好事。
而毗邻西安的咸阳,能否“近水楼台先得月”?
从此次合作双方来看,咸阳文投成立于2022年12月,是咸阳市属国有独资企业。成立时间虽不长,但却承担着咸阳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市场平台作用;另一方,中青旅联科,则是光大集团、中青旅旗下整合营销和文旅运营专业机构,也拥有国资背景。
由官方牵头“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意味着这并不是一个草台班子,国企背书也赋予了这一项目后续实施极高的确定性和建设质量。
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数字营销公司之一,中青旅联科所拥有的成熟的文旅运营和营销经验,将利好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与宣传。
而我们也观察到,中青旅联科有着多个文旅运营的成功案例。例如吉安后河·梦回庐陵项目,挖掘千年庐陵的文化沉淀,沿5.5公里河道打造八大场景,成为吉安“城市之眼”和文化会客厅。今夏6月-8月景区打造的“庐陵仲夏十二夜”活动,三个月景区总客流达40余万人次,“庐陵仲夏十二夜”活动期间客流超30万人次,总营收突破330万。
吉安后河·梦回庐陵景区图片来源:文旅吉安
旗下子公司中青旅联景,打造了重庆市南川区东街文旅项目,通过文化赋能,以旧城完整的年代感建筑空间、街巷肌理,打造了集文博体验、休闲度假、创意文化、亲子娱乐、实景演艺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休闲度假目的地。
重庆南川东街图片来源:南川发布
而回到咸阳项目本身,合作方操盘文旅项目的实力可见一斑,至于项目未来会不会是“大秦不夜城”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咸阳对项目赋予了极高的期待,以及塑造城市超级文化IP的重任。
在这其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咸阳急切需要新文旅项目的注入,来重振文旅产业。
Shaanxi文旅热潮下咸阳的困境
实际上,很多城市都试图通过新项目的建设,赶上这波文旅热潮。而城市建设与发展历程证明,面对越热的市场越要冷静看待,并非每个城市都适合大打文旅融合牌。
但对于咸阳来说却不同,深植秦文化基因的咸阳,手握着不少优质历史文化资源,拥有着通过资源发掘与运营发力文旅融合优势的底气,而咸阳也一度火爆文旅圈,只是不知何时起,咸阳文旅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逐渐式微,或许咸阳自身也在感叹“秦时明月,咸阳何在?”
以数据为例,放眼陕西关中五市,2022年咸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30.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7.22亿元。同年,西安接待国内游客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30亿元;宝鸡接待国内游客7948.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8.16亿元;渭南接待国内外游客7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0亿元;铜川接待游客809.9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21亿元。
从这一角度看,咸阳仅胜于铜川,且不说与西安的巨大差距,追赶宝鸡和渭南也有着不小的差距空间。
图片来源:乾陵景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召开的2023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期间,西安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领头羊”,拿出了文旅这一杀手锏,联手13城,成立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合作联盟、签署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框架协议。
细数协议内容,包括部门间的合作、丰富和完善文旅产品供给、搭建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平台等等,可以说西安要通过这一合作,兜出家底带动各成员文旅发展。
咸阳作为联盟成员,表态要与各成员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而相比其他城市,在西安都市圈、西咸一体化发展多重背景下,咸阳与西安有着更为亲密的合作关系和更加利好的发展机遇,咸阳能否借上西安火热的文旅市场的东风,让更多游客将咸阳列入游玩计划,咸阳首先要建立起足够有吸引力的文旅目的地。
让我们先重新梳理咸阳文旅资源的牌面,因为区域战略关系,像乐华城、茯茶小镇、大秦文明园这些大众熟悉的景区,虽然在一些旅游资讯平台上显示在咸阳,但实质却属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秦汉新城。
特别是大秦文明园内的博物馆,此前是咸阳规划建设的咸阳博物院新馆,现已是陕历博秦汉馆。而咸阳也又启动了咸阳博物馆(新馆)再择新址。
而咸阳手握的资源和项目不在少数,如茂陵、昭陵、乾陵等资源,以及袁家村、马嵬驿、吴家大院、咸阳湖等项目。这些资源的开发与运营上,出现过火爆一时的经典项目,也有着不如人意之处。
扛起咸阳文旅大旗的袁家村,它的规划建设将一个普通的“空心村”,打造成为文旅市场上的网红民俗村,甚至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全国打造民俗村的热潮,2022年660万人次游客量、10多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诉说着咸阳曾经的成功。
但袁家村的单打独斗,并不能带动盘活咸阳全域旅游。事实上,袁家村对于外省游客来说,也只是西安旅游计划中的附带项目,绝大多数游客花费半天时间转完袁家村后会返程西安,更为残忍的说,可能不少外省游客认为袁家村是属于西安的。这样的错觉与状况,其实也削弱了咸阳过夜游和多日游的可能性。
而除了袁家村,曾经因《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剧而火爆的泾阳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吴家大院)和三原周家大院就没有将火爆一直延续下来。究其本质,或许是因为之前尚未为突然而火爆做好准备,当游客进入吴家大院后,也只能草草游览一圈,没有互动、表演、消费等配套,错失了打造又一火爆景区的机遇。
特别是,像茂陵、昭陵、乾陵这样背后拥有着大众知悉度极高的历史背景支持,如若能够找对正确的开发、运营、宣传方式,它们对于游客的号召力可以想象,但实质上却被咸阳运营的不温不火。
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历史底蕴,曾经的成功、错失的机遇……相信咸阳也不甘心,明明是文旅资源大市,却成了文旅市场洼地。
此次“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项目的谋划,说明咸阳正在重拾“秦文化”,借力新项目的引入,破局当下的困境。但咸阳想要重振文旅产业,需要借力西安、融入西安,更要突围西安影响,拿出咸阳特色。
“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项目尝试能否成功,还要看咸阳项目规划的前瞻性与创新力,建设的执行力和落实度……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赞 我看不一定 咸阳政府和咸阳普通民众的思维还是相当陈旧和僵化,跟碑林区莲湖区政府有一比。 看好咸阳文旅这次布局,宝鸡、渭南、铜川甚至延安吃不到西安游客饭是因为主题不够明确是其一,二,在物理距离和旅游文化主题方面咸阳更占优势。秦汉唐大一统王朝自成一脉、西咸机场在咸阳加上现在又通了地铁。 咸阳好好打造乾陵、昭陵,才是自己的特色。 跟风不行,要有自己的特色 应该可以,跟大唐不夜城缺少水分相比,十几里长咸阳湖是绝对加分项 大秦不夜城应该在和平村搞 不夜 我看行{:mocs_32:} firstlove 发表于 2023-8-31 08:53
赞
好 goldminers 发表于 2023-8-31 10:40
我看行
嗯 goldminers 发表于 2023-8-31 10:40
我看行
好 终终南山 发表于 2023-8-31 09:39
咸阳好好打造乾陵、昭陵,才是自己的特色。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