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仪式感”开学焦虑的不仅是学生更是父母
“开学仪式感”重点在于开学而非仪式临近开学,网上各种家长晒自己为孩子准备的“开学仪式”。此话题引发不少争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呼吁整治“开学仪式感”乱象,让老师家长不要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还晒出了自己向有关部门发帖投诉的内容,这条帖子发布后,很快引发了网友的围观,评论超过了1300条,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和支持。近年来有关“开学仪式感”的争议一直不断:支持者认为这样的仪式感让同学们充满元气,以更积极的状态进入新学期。反对者则认为这属于形式大于内容,增加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
那么“开学仪式感”怎么泛滥成灾的?总结如下:
1.部分家长攀比心理较重,追求所谓的仪式感2.有些学校和老师注重这样的面子工程,还将类似活动发在社交平台上,增加美誉度3.不少商家也借此机会营销,贩卖焦虑以销售商品
开学需不需要仪式感?需要,也完全可以有。那么,开学的仪式感为什么令一些家长深恶痛绝?无非是,当“仪式感”异化为“形式感”,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种负担,徒具外表形式,而失去了内在意义。有家长提出“一年级新生入学搞个仪式可以理解,其他年级真没必要”,“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少搞。让学校回归教学本质”。
不仅家长焦虑被卷,觉得好像不搞仪式就会被比下去外,老师也在学校费尽心思营造“开学仪式感”,用气球、彩带、拉花等装饰教室,再购买一些水果零食,除了活动之外,还需要在一些公众号,视频号上进行宣传。学生们经过暑假生活的闲散,与开学生活的紧张形成了反差,让部分“慢热”或是缺乏准备的孩子产生焦虑情绪,而通过一些装饰营造的“开学仪式感”,确实可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愉快,温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与此同时,可以给予学生们一些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对开学感到期待,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也能帮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许多家长,老师在背后为此付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久以往,把这种形式搞成攀比风,最终会起到反效果,增加老师和家长的负担,还会让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开学仪式感就失去了它的初衷。
那么,不做这些就没有开学仪式感了吗?当然不是,其实仪式感可以很简单。开学之前,带孩子购买需要的文具,跟孩子谈谈新学期的打算,与孩子一起收拾整理书房……这些看上去简单朴实的行为,只要认真去做,同样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要让学生以全新状态投入学习,则需要赋予“开学仪式感”更多的内涵。
对的不要攀比 支持 良性发展 见解深刻 一把子支持 应该集中精力学习 麻烦 浏览 快乐小玛丽 发表于 2023-8-30 14:53
对的不要攀比
有几个家长能做到?总有显眼包家长要出来挑事,挑起来了,其他家长也不好不跟风,跟风把自己不爽,不跟风把怕老师不爽,为了孩子,哎。
其实,教育就应该恢复到原本的状态,老师和家长单线联系,不要搞家长群,家委会,自己的还有问诉求自己去和老师协商,非要弄得大家一致 新一年级可以搞下,其他年级真没必要
学校也是为了不落伍,公众号有素材可发 好 haoxr333 发表于 2023-8-30 16:08
新一年级可以搞下,其他年级真没必要
学校也是为了不落伍,公众号有素材可发
对的 reyyang 发表于 2023-8-30 16:03
有几个家长能做到?总有显眼包家长要出来挑事,挑起来了,其他家长也不好不跟风,跟风把自己不爽,不跟风 ...
良性引导 reyyang 发表于 2023-8-30 16:03
有几个家长能做到?总有显眼包家长要出来挑事,挑起来了,其他家长也不好不跟风,跟风把自己不爽,不跟风 ...
说得对,每年还没到教师节,总有人想着给老师怎么过节,搞得其他人不得不跟 每个班级群中总有那么几个异样的婆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