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接连“闪现”两城,谁在收获好评?
“云迢迢 水遥遥 又听那诗三百……云儿啊飞啊飞 心儿啊醉啊醉 带我转一转你来时回眸的路 诗经里的风啊来不及追……”崔一乔轻柔舒缓的歌声,将现场观众带到了两百公里以外的沣河旁,共同感受昆明池畔的一行白鹭,诗经里如梦似幻的意境,并乘着一叶孤舟飘荡在十里沣河之上,在这里许下“若能再遇见你 我们不期而遇 在十里沣河”的誓言。
8月8日和10日,在延安,在安康,两场以十里沣河文旅带和泾渭文旅带项目为主题的推介会在革命圣地和“秦巴明珠”举办,向两地市民展现了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秦创原总窗口的迷人魅力和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
不同于普通文旅推介会,西咸新区以全新的形式,让两地市民重新了解了不一样的西安,好看、好玩又好逛。
XI'XIAN把推介会办成打卡点两地市民重新认识西安
虽已立秋,但暑期尚未结束,高温也阻挡不了游客出游的步伐,各地出游人数、旅游消费意愿不断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这个暑期将是过去五年来“最热”暑期,6月至8月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8.54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7.46%。
而为促进文旅消费持续增长,有关部门持续研究出台务实有效举措。日前,《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发布,明确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从过年火到暑假的西安,这座古都持续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消费新热点提升“西引力”,今年西安始终是最具热度的城市之一。
全国各地文旅也齐聚西安通过一场场文旅推介,推动两地文旅交流,也借助西安这一文旅平台将自家推广。
“走出去”的不只是各地文旅,西安同样从未停下“走出去”向各地推介自己的脚步,如西咸新区这两场在延安和安康举办的文旅推介会,成功在两地市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来西安,玩西咸”的种子。
不得不说,互联化的生活早已改变旅游的传播推广方式,各地不光在文旅融合的形式上“卷”,走出去的推广个个更是别出心裁。
西咸新区本次连走陕北、陕南两地,所展现的内容、活动、表演丰富多彩,可以看出整体思路并不是生硬的向大家传递信息,而是通过巧妙展示自身特色,安排新奇有趣活动,先激起市民对西咸新区的兴趣,再展示文旅产品,循序渐进的宣传自身。
在延安,西安本地知名音乐人崔一乔唱活了西咸新区文旅主题歌曲《十里沣河》,而一首歌宣传一座城的旅游案例西安早有模版,这一次同样抓住了延安市民的耳朵。
在安康,美妙绝伦的《合舞》表演,飞花落舞帝王伴,曼妙舞姿之中,传递着来西咸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更向安康市民发出穿汉服逛玩诗经里的邀请。
推介环节中,西咸新区在暑期期间推出的“亲子研学”“音乐潮玩”“运动露营”“惠民嗨购”4大主题30项夏季热门文旅活动,打造了“欢乐潮玩之旅”“浪漫唯美之旅”“休闲人文之旅”“非遗亲子游”等内容,以及相关免票优惠政策,吸引了阵阵掌声。
丝路欢乐世界、西安欢乐谷玛雅海滩、茯茶镇、华福88°C温泉乐园和沣东文旅集团则轮番上阵,精心介绍自家景区特色优势以及系列精品主题活动。
“我已经记下来了这些“打卡点”和“游玩秘籍”,下来就会带着家人去西咸游玩感受。”
安康市民这句评价称得上对西咸新区这次推介会最好的赞赏。
有意思的是,西咸新区在推介会中穿插的抽奖环节,在场外设置的景区互动打卡点和文创产品展示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打卡,有种“欲将客场变主场”的错觉。
这次成功的推介活动,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了西咸新区的优质文旅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注视这里。
其实,对于文旅资源“走出去”这一举措,自2017年以来,西咸新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已经先后走进成都、昆明、重庆、厦门、南昌、汉中、银川、郑州,已经成为外界了解新区风采,与新区建立深度合作的开放窗口和重要平台。
本次在省内选择陕北延安、陕南安康这两座城市举办文旅推介会,使得两地市民重新认识了西安,了解到西安不只有大雁塔、兵马俑,还有昆明池、1314摩天轮、丝路欢乐世界等不同类型的文旅项目。
同时,过往数据表明,来西安游客中省内游客占四成,省内游客的重游率也颇为可观。西咸新区的这次推介活动,将有效吸引省内游客来西咸游玩。
当然,新奇有趣的文旅推介模式的确激发了游客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的兴趣,但对旅游目的地而言“走出去”很重要,“留下了,给好评”更重要。
这需要西咸新区对文旅融合的深入探索,需要持续投入旅游设施、旅游产品等“硬件”建设,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
XI'XIAN西咸新区走出文旅融合新路径
无论是网络视频中广泛传播的旅游打卡,还是活动现场当地群众的热情参与,无不证明一地的文旅资源能够走出去广受喜爱,除了积极主动的走出去推介,自身的实力则是支撑走得更远、走得更宽的根基。
如今西咸新区频繁走出去的底气,一定是发展文旅产业的决心与当下文旅厚积薄发的实力,双向驱动下,西咸文旅可谓在今年迎来了收获期,文旅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亦令人惊叹“这届文旅新秀,的确表现不俗”。
而当我们去探究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时候,项目、活动、节点,西咸新区探索出的文旅融合新路径,不再是将项目的建设投用作为终点,而是将活动组织作为起点,从而实现文化、旅游、生活的深度融合。
当然,文旅项目建设所塑造的空间载体,以及项目自身所附有的文化、游乐、运动、生态属性,是丰富文旅活动的体验性、创意性、持续性的背后支点。
诸多活动的设计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西咸新区所定义的文旅融合,不是项目与活动的简单撮合。
近年来,昆明池·七夕公园、诗经里、欢乐谷·玛雅海滩等已投用项目已然打响名号,而当今年“十里沣河文旅带”概念正式面世时,才令人察觉到西咸新区文旅产业的塑造,绝非几个大型景区的单打独斗,
沿沣河自南向北望去,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独具文史魅力,中央绿廊、沣河森林公园雕琢着生态底色,望周展览馆、丝路欢乐世界、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点缀现代文教体娱活力,陕西文学馆(规划)、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馆(在建)传递着陕派文化艺术……
众多文旅项目串点成线,形成大西安文旅版图上的又一条文旅产业带,这条文旅产业带上,形成区域硬核文旅IP打造的合力,差异化并行,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生态观光、运动康体、文化创意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元化体验消费需求。
而如若要深究,这方崛起的文旅新版图,到底是年轻、创意、游乐、音乐,还是传统、民俗、休闲、秦腔,西咸新区给出的答案是“都有”,近期组织的多场活动,更是告诉我们,老少咸宜、因地制宜才是西咸新区的绝佳打法。
如果说当下文旅市场更善于发掘年轻群体的需求,西咸新区则用一场戏曲“村晚”服务老年群体休闲需求和丰富乡镇文化活动,挖掘陕西秦腔传统文化的魅力。
7月27日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西咸新区2023年夏季戏曲“村晚”暨秦腔戏迷擂台赛在泾河新城茯茶镇火热开赛。
台上,十几位选手轮番演唱《红灯记》《赶坡》《花亭相会》《苏武牧羊》《火焰驹》等精彩的秦腔经典唱段,听起来余韵绕梁、荡气回肠;台下,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聚精会神,看身段、评唱腔,给自己街镇的选手加油打气,遇到熟悉的唱段跟着一起哼唱。
令人惊喜的是,现场还有很多80、90后的年轻戏迷,说明戏曲、秦腔并不过时,正在被一代代年轻观众接受。
进入8月,西咸新区带来的第一个惊喜,就是持续六天的“长安夜·我的夜 我在秦创原总窗口等你”2023市民文化生活周。
这是一场全民狂欢的活动,青曲社、民谣、摇滚、西安本地原创音乐、经典儿童剧目……
同时,借着大型活动对群体的号召力,西咸新区还在这里提供义诊、公益摄影、法律援助、民生政策咨询等便民惠民服务,并且设置了秦创原科技成果展示区,在休闲玩乐的同时让市民直观的接触区域发展的动力,放大文旅融合作用。
当市民文化生活周带来的活力还未褪去,8月5日—6日秦马湖·马蹄音乐节,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汉国际马术中心拉开帷幕。
2天时间,19组艺人、3.6万到场歌迷,上演了一场热情精彩的夏日音乐盛宴。
马术中心与音乐节有何适配之处?马术运动的优雅和力量,与音乐节的年轻文化和激情,在本次秦马湖·马蹄音乐节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开放包容的大舞台,与秦汉国际马术中心428亩原生态草坪相得益彰。
这一曾承办十四运会相关赛事的专业场地,也深度挖掘赛后利用,“体育+文化+旅游+休闲”融合发展的思路,先后承办了各类专业体育赛事及文化活动,成为集运动与游玩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打卡地。
此次秦马湖·马蹄音乐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0万元,进一步激活了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产品聚合的发展活力。
茯茶镇、沣河金湾、秦汉新城国际马术中心,戏曲“村晚”、市民文化生活周、音乐节,三个不同的目的地,三场不同的文化、旅游活动,可见西咸新区在文旅活动策划上的巧思与努力。
当下的西咸新区,犹如一匹“黑马”,带着丰富有趣的各类活动,闯入陕西文旅市场,为自己征战出一方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新高地。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解革审核:Lyna/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 加油 好啊! {:mocs_44:} 加油 好啊! 好事,继续加油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