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召集各区县主要领导,布置了什么任务?
从城市群到都市圈,始终都在强调核心的带动能力和各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强调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并重,避免同质化竞争。而将这一逻辑具体到城市各区县开发区,亦是同样的道理。
近年来,西安身负国家中心城市、“双中心”城市、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都市圈和“北跨”发展等诸多战略光环,我们能发现不同战略规划中区域有着不同的任务,一方面体现了区域发展多元化的方向,一方面也容易忽视不同战略规划要求的时间不同,分不清主次,都要发展,却都发展的一般。
而随着近期西安市重要会议中透露出的信息,在当下发展的关键时期,西安市为各区县开发区明确明晰了近期发展任务和方向。
各区县都领到了什么任务?
8月5日,西安市召开区县(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工作汇报会暨镇(街)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
我们观察到这场交流会上,西安市长叶牛平对于各区县开发区的职能分工和发展任务提出了要求,各区县开发区也各自领到新的任务或者说新的方向。
新城、碑林、莲湖要焕发老城区活力
第一个被提及的区域就是西安老城区,要求“新城、碑林、莲湖要焕发老城区新活力”。
作为西安传统意义上的主城区、中心城区,过去的城三区是西安商业、人口、消费最为密集,且最具活力的区域,见证了西安过去的繁荣,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下的城三区已然出现区域老旧化、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同时,又因中心城区遍地遗迹、遗址的区域,在已建成区再开发,规划上必然会受到遗址保护、辖区面积小、可开发用地少、拆迁难度大等多重束缚。
因此,焕发老城区的新活力,即是当下城三区所要担起的首要任务,并且既要三区拧成一股合力,又要各自释放特色与光彩。
例如针对钟楼商圈的重振,即需要三区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抓住文旅热潮下的中心城区诸多打卡点的流量价值。
而对于新城、碑林、莲湖各区来说,也有着各自足够发挥的空间。如幸福林带之于新城区,小雁塔片区改造之于碑林区,大庆智路之于莲湖区,都将是城三区下阶段通过城市更新焕活区域价值的关键项目,其中亦蕴藏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做好片区更新对城三区至关重要。
雁塔、灞桥、未央要展现新城区新形象
在西安城市扩容的第一阶段,雁塔、灞桥、未央三区已然纳入西安主城区范围,当下,为何又为这三区提出了“展现新城区新形象”的要求。
与中心城区三大区相比,雁塔、灞桥、未央的共同点在于,有着相对较大的管辖面积,又因为毗邻中心城区,首先承接了人口、产业的向外纾解,是当下西安常住人口的聚集区,行政辖区土地上又承载着高新区、经开区、浐灞生态区等西安主要开发区。
但三者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雁塔区、未央区一直保持着经济上的领先地位,而灞桥区,曾经是西安的产业高地,但多年来转型欠佳,经济驱动力较差。
而对于当下的三区来说,亦面临着全新的展现新城区新形象的机遇。
对于雁塔区而言,商贸服务和工业转型是两个关键方向。商业方面,雁塔区可以说聚集着西安最佳的商业资源,除了小寨商圈,正在规划建设宜家荟聚、山姆会员店,或将在西部大道上再建一个现象级商圈。工业方面,近年来,重新规划布局未来产业城,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这一举动也让我们看到了雁塔区最为不易的工业转型上的改变。
对于未央区而言,与雁塔区类似,未央也在探索通过“腾笼换鸟”来寻找持续发展的增长空间。而近年来,未央区也找准了转型方向,提出将徐家湾片区、未央湖片区、汉长安城片区、六村堡片区、未央路片区“五大片区”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文旅、消费、科技制造多手齐抓,加速城市更新,推动未央由城市“中心”向城市“核心”转变。
对于灞桥区而言,西安东站的建设与高铁东城的开发,将是灞桥区迎来的一次重大机遇,也为西安“东拓”注入一支“强心剂”。借此契机,灞桥区可实现交通路网、产业结构、区域面貌等各方面的重塑。而今,各项工程已然进入了施工阶段,待未来东站投用之后,庞大的人流将成为高铁东城最大的带动力,推动西安城东树立新形象。
长安、鄠邑既要当好“南优”的促进者也要当好“南控”的守护者
身处城市南部的长安与鄠邑,近年来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它们既承载着产业外迁,又承担着秦岭保护的重任。
长安区近年来不仅经济发展表现的颇为优越,经济体量连年创新高,产业结构也正在完成重大转变。而且在长安大学城的驱动之下,长安区域整体面貌、交通网络、基础城建等方面从性质上发生改变,从靠近主城区俨然已实质性发展为西安主城区。
鄠邑区更是在西安高新区的带动下,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工业产业结构与布局,鄠邑区也提出要借势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大格局。相比西安其他远郊区县,鄠邑区近年来表现出了极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对于这两区而言,要发展,亦要生态。秦岭作为西安重要的生态资源,保护秦岭即是保护西安人的家园。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一定会挤压经济带动力强的工业的发展空间,但在工业与生态之间,这两区必须做好权衡,这就是西安为这两区提出的既要当好“南优”的促进者,也要当好“南控”的守护者的要求所在。
阎良、临潼、高陵要打造“北跨”发展新增长极
今年,西安吹响了全面北跨的号角。在西安对于“北跨”的规划与期待中,“北跨”战略承载了西安对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畅想,尤其是有效支撑西安下一个万亿级经济体量的重任,意味着“北跨”区域的重要性和投入资源数量,都将大幅提升。
而阎良、临潼、高陵这三区,即是西安北部重要的三大远郊区县,同时也是北跨战略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三大区,未来西安重点投资发展的区域。因此西安也为其提出了打造“北跨”发展新增长极的定位与要求。
当下,诸多城建、产业项目的实施,正在为未来“北跨”潜力的释放聚集动能。例如西安地铁10号线、国道210西安过境公路、西阎快速干道等等基建项目,将成为各板块之间快速联系和对接的重要交通纽带。
特别是,西安建设起了渭北工业集中区的高陵、临潼、阎良等三个工业组团,拥有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伴随着路网逐步贯通,产业集群、资本项目、人才资源等将加速聚集。
蓝田、周至要做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
作为西安唯二县,蓝田、周至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弱,是西安传统“末尾”区县,更是亟待补强的对象。
为此,近年来西安在产业布局上正加大周边区县布局的脚步,如高新入局周至集贤,航空基地在蓝田打造蓝田通用机场,均是通过飞地模式,以开发区优势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而如何以县城为载体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蓝田与周至也有着各自的打算。
如周至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其自身的定位,将以绿色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旅商贸业为支柱。蓝田对其定位为,西安东部生态康养宜居示范区,强化文旅康养产业培育;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新组团,发挥生态优势,转变城市发展动力,夯实现有产业发展基础。
正因蓝田、周至二县同样面临着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难题,生态、绿色即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词。而在其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即是其主要发展产业。
IXIAN.CN
除了13个行政区县外,西咸新区要当好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官”,各开发区和经济功能区要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发动机”。
相比传统区县,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产业结构、人才吸引等各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去年,西安也为各大开发区重新梳理了区域定位,各大开发区也陆续剥离了社会事务,轻装上阵的它们,即要充当起经济引擎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工作交流会上有4位区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4位镇(街)党(工)委书记汇报了上半年工作情况,围绕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而在5月27日西安也召开同类型工作交流会,会上同样点选部分区县(开发区)、镇(街)主要领导交流发言。
实际上,这种会议形式,今年已在全国各省流行开来。4月14日,陕西省召开了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4月23日,重庆市召开了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工作例会……还有浙江、云南、湖北等省份,也先后召开过类似会议。
尽管会议的名称不尽相同,但形式颇为类似——上台交流发言的,是各个县(市、区)的党委书记;发言的主题,聚焦中央、省(市)委的中心工作;会议最后,都由省(市)委书记作点评,围绕重点任务推进和点评指出问题,及时形成督导检查清单,开展跟踪式督导检查,持续传导压力,激发干劲活力。
这类定期召开的工作交流会,已成为推动中心任务、重点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成为了各区县(开发区)的工作调度平台、成绩晾晒平台、经验交流平台。
对各区县(开发区)的主要领导们而言,参加会议接受点评,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展?任务落实了没有?等等问题,在会上都避无可避。
这样的制度设计,让各区县(开发区)主要领导有了交流工作的机会,也让各区县(开发区)主要领导压力倍增。
而这种压力能否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我们拭目以待。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 好 好 赞 好 身负国家中心城市、“双中心”城市、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都市圈和“北跨”发展等诸多重任,不可等闲。 好 好 加大老城区改造提升,增强品质 西咸新区要当好西安 _咸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官”。 留言 放心 任务完不成 官活套话 这说得是:城六区要保持,要优化,有难度,多自我想办法;长皮、鄠邑已经抓住的发展机遇,且会越发展越快,但不能自满,继续努力;高陵,临潼,阎良要有韧劲,和耐心,努力。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北跨(引用原文)“……对未来十年,甚至是更久的畅想。……”;至于周至,蓝田,还是继续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