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60年前医院的回忆【严建设】
日记 60年前医院的回忆【严建设】2023年08月04日 Friday早上跑了趟康复医院。人颇多。老同学韩成学之胞弟最近亦住进了黄雁村省医院,以至于怀疑人生,几天时间数万元一下子就不见了。疑心医院的院长系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改行做的。早上去体育场遛弯说,多来体育场就可以少进医院。洪琦说:多在医院上班(包括当义工)就可以少住院!韩成学:额现在就在医院住着呢,第九天了,医院拿来的东西让我签字,我就签,也不懂上面是什么内容。一签字毕,脑子里马上蹦岀马关条约、李鸿章、租赁香港等丧权辱国字样。而西安这边大医院看不到义工,只有护工,一对一的一天费用是290元,不搞价,统一着装。现在的护士挺省事的,除过扎针、发药外其他事动动嘴皮子就成。跟过去大不一样。遥想60多年前,有一次我和二哥同时发高烧,猩红热,嗓子疼的很,被留置在当年书院门拐弯处的妇女儿童保健院观察。给我看病的大夫是位老妇,好像姓刘。我2.5岁、二哥4.5岁。当年吃得药粉都是中药,紫红色薄纸一小包一小包,母亲把药粉抖进汤匙,拿来茶缸逼进点水,在茶缸边缘当当当敲均,然后抱我在怀里给我喂下,极苦,可能主要成分是黄连。我很抵触涮调羹的水,一样苦,药都吃了还得再喝几口水,为了不浪费。当年非常希望巴望有一口糖精水喝,哪怕一小口。当然只是想想而已,连说也不敢说。童年时阅读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其中有个细节非常令我惊讶。有个生病的穷女孩嘴里没味,很想吃个橘子。可那个贫困年代一直到我18岁了都没吃过一次橘子,以至于想到那句名言,贫困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然后病情逐渐好转。最怕的是女护士端个矩形的蓝边白搪瓷盘子来打针。有次在门口张望,远远看到女护士端着盘子来打针,我一骨碌钻进床底下,拉下床单护住自己,二哥马上心领神会,跑到门背后藏起来。同病室的病友熟视无睹。女护士进门稍一错愕,毫不费事毫不客气把我俩一把揪出来履行职责。装哭也不顶用。跟如今大不一样的是,尽管我俩年龄幼小,父母不可能日日夜夜陪护在身边,还得上班赚钱养家。当年母亲月薪为32.5元,这个份额从1958年开始一直拿了20年,一直到70年代末。我幼年时,有时甚至盼着生病,但凡生病了,忙碌的父亲会在下班后抽出时间陪我,摸摸我的头,然后从褪色的旧中山装大褂的兜里摸出一小包包裹的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饼干给我。我所企盼的也就是这1两粮票的饼干了。据说我1岁的时候被7岁的姐姐抱到院子时,时不时双目瞪圆,口吐白沫双手抽搐双脚踢蹬屎尿齐流,高烧惊厥人事不省。姐姐大惊失色,一摸我弱小的身子烧得烫手,就尖叫着喊母亲。母亲从床上一跃而起,手脚忙乱抱上我飞快地奔到书院门的妇女儿童保健站打针。母亲静下来时才发现自己跑丢了一只鞋,姐姐拎着她的那鞋跟在大步流星的母亲后面跑。当年母亲很烦恼,总疑心是奶奶给我胡乱喂多了东西。我两岁半那年春天和二哥先后发烧,诊断是猩红热住进了书院门的儿童保健院,是由母亲和一个漂亮的河南表嫂翠云轮流陪护。当时到处飞扬着雪白的柳絮杨花,像弹松的棉花一样,病房的窗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到处是酒精和来苏尔的味道混杂着淡淡的尿骚味。我觉得鼻子痒喉咙疼,总有一种想打喷嚏的感觉。我不喜欢医院的味道。那些日子我最发愁的就是母亲给我喂白开水。我觉得白开水是世界上味道最糟糕的东西,我经常含在嘴里咽不下去,希望能得到一粒水果糖。但没有。住了几天,我就差不多痊愈了。有次表嫂要回家取饭,嘱咐我们别乱跑,病房里只剩下我和二哥。二哥先吓唬我,故作紧张地说:哎呀!你看红的绿的来了。红的绿的!我光看着二哥惊恐的脸一时反应不过来,吓得心惊肉跳,赶紧随着二哥拼命往被子里钻。他这样吓了我几次,后来被我识破了,他也就不吓了,拿一本《人民公敌蒋介石》的连环画和我轮换看。后来这个方法被我如法炮制吓唬弟弟。正在这时,一个新来的护士戴着雪白口罩,端着着搁针药的盘子从走廊过来。我慌忙回床边告诉二哥,二哥紧张起来,迅速溜进床底下,又从床底下爬出藏在病房门背后。我也悄悄躲进床底下。因我多病,母亲曾到卧龙寺去给我求签问卦。我模糊地记得在破败的庙宇门口,有一个穿黄袈裟的老和尚双手合十睡眼朦胧地对着我说:阿弥陀佛!当年的粉巷第一医院一进大门就是个大棚子,门窗墙壁都刷着绿油漆,大棚子里一排排木条椅。与现在不同的是,医生有权利开病假条,凭病假条的职工在企事业单位请假不扣工资,所以医生非常吃香。社会上4种职业都很吃香。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母亲那年刚开始进入街道职工业余学校扫盲班学习。当时街道的生活服务站宣传“劳动光荣”,要求“人人能生产,户户无闲人,老弱病残都得参加劳动”,并组织居民去参观中南火柴厂,希望大家基本掌握糊火柴盒子的技术,于是太平巷里的居民纷纷抱回大包的火柴盒子,领回褐色的榆树皮糨子来糊,糊100个2分钱,火花以单色的昭陵六骏为主。当年西安城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中南火柴厂的产品销路不畅,厂里有个漂亮女青工把一张黑白1吋照片搁进了火柴盒,声称她将嫁给买到这盒火柴的人,无论相貌丑俊年龄大小。颇有绣楼抛彩球的味道。我们深信不疑。等我长大了后回忆此事,觉得根本是无稽之谈。因为当时的火柴属于供给物资,凭票购买,不存在滞销的问题,好多男人都备有棉花火石汽油打火机。 今早本打算去碑林博物馆拍摄,及至赶到时,见游客如潮水般涌来,门票预订不到了,用身份证也领不到,据老妻说,现在很多学校在搞研学。本欲在当地找个朋友通融,一想这么小个事,不值得麻烦别人,不如等暑假结束,这股旅游潮就告一段落再来不迟,略在大门内泮池和牌楼下拍了几张照片离去。多年前,碑林公安分局委托我拍摄《打造平安东大街》那本画册,有些镜头就在碑林博物馆里取景。 热夏八月是个火辣辣的季节,衣着愈穿愈少的美女帅哥也格外浮躁,有的搂的紧紧地骑着摩托车往郊区没人地方飞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有的是在偶尔在街边勾搭上的。其夜晚也显得格外暧昧。一直以来,那些故事发生在八月的多些。现在跟过去不同的是,现在人的口袋里有钱了,社会更开放,女人们的衣着更暴露更性感更富于挑逗性了。昨夜失眠,照例去街头拍摄明月。夜色如水,也没带三脚架,只得把照相机固定搁在一些栏杆上、台阶上拍摄,有时候需要小光圈时设定速度为30秒,等的时间稍嫌长。浐河两岸热风扑面,人少得很。旋即遴选一张发了微博:农历十五刚刚过去的明月夜,一轮明月照乾坤,月色如水,疏星璀璨,清风徐徐,一派安宁。坐看牵牛织女星,想起那古老传说,爱情真挚,距离虽远,思念却如此深刻。当然如今西安的夜晚,夜空中那些熟悉的星座均隐匿不见,大熊星座、猎户星座、仙后星座、天琴星座等等。长庚星倒看得见。静听蝉鸣,遥望银河,思绪如浮云般飘逸。人生短暂,应当如诗一般写意,如画一般多彩。在这明月夜,感受岁月的静好,领略生活的诗意。夜深沉,月光如水,悄然独行,空灵性情。人生百态,世事如梦,唯愿心如止水,静待曙光微现朝阳初升。明月夜,寄情山水,将忧愁抛却,只留欢喜在心间。人生如梦,不妨诗意地活在每一个瞬间,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色彩与韵律。愿明月夜的诗情画意,能给人带来一份宁静,一份释然,让心灵在这片宁静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1974年插队之际的夏夜秋夜,繁星满天。房东妈妈儿把猎户星座叫做瑟。遥望天际,觉得竟貌似琴瑟。那把三颗星的腰刀就像琴弦。如今西安的夏夜看不到繁星了,也许永远也看不到了。欣赏繁星已成为遥远而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了。
不敢去医院 芒 点赞点赞 “社会上4种职业都很吃香。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老先生社会阅历丰富,文字功底了得!{:mocs_36:} 叔好,您是青年会小学的么 严老师记性真好 好 阅读故事! 很实用的文章,让我学到了很多~~ 最喜欢看你拍的月亮 好 赞赞 大耳将军 发表于 2023-8-5 06:34
最喜欢看你拍的月亮
同感!一轮明月照乾坤。 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