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设 发表于 2023-7-20 22:20:15

日记 兴庆公园黄昏-伤逝【严建设】 2023年07月20日


日记 兴庆公园黄昏-伤逝【严建设】2023年07月20日 Thursday夏日里一个恬静的黄昏,我和老妻去了兴庆公园。黄昏时感觉无事可做,老妻要遛弯,则驱车去了兴庆公园。现在天气燥热,公园内人并不多,车子也好停。虽说是盛夏酷暑天气,暑气郁蒸,但零零星星还是盛开着一些夏花,荷花、绣球花、月季花、木槿花、蓝猪耳、新几内亚凤仙、千屈菜、黄水仙、石榴花、美人蕉、松果菊、玉簪、八宝景天等等,色彩缤纷在装扮着园区的美丽。有些花卉本不认得,靠手机识花软件。我下载的叫做形色。看到三三两两拍摄汉服的年轻人。据说现在是时尚,租赁生意好得很。还据说化妆挺麻烦的,有的女人化妆前后要耗费2-3个小时。还有人在租赁游船,其价格不等,一般40分钟的价格在120-200元之间。跟50年前大不一样。50年前租条小木船划,也就0.25元。兴庆公园这个地方,是我有生以来唯一拍照最多之地,肯定有上万张照片。我学生时代,常独自步行来此处朗诵诗词和文章。《伤逝》就是我在湖边朗诵的,读到动情处,触及伤心事,泪流满面。过路人用怪异的目光看我,躲之唯恐不及。疑心我是神经病。1969年寒冬,我和同学韩成学、李西茂三人曾在兴庆公园的红崖山下盟誓,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个提议是李西茂提出的。当年我们13岁。然后租了条小木船,用船桨拍击冰面破冰前行,天气虽是冷飕飕的,但非常快乐。然后写了十几首歪诗作纪念,还拍摄了一个120胶卷,当年那些黑白老照片如今看来弥足珍贵。当年的红崖山,是仿照罗广斌所写的小说《红岩》一书的封面做的,顶上有一株小松树,后来死掉了。红崖山东边,曾有一尊巨大的水泥塑像,主题是《红灯记》祖孙三。当年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我们耳熟能详,大致都会哼唱,不是唱一段唱一折,而是唱全本。每天不厌其烦的听,大街上每个电线杆柱子上都有高音喇叭,因为音速的原因,一句话这边说完了,远处才开始说。很滑稽。很多年后,有位导演说,他觉得剧中的铁梅应该是李玉和的童养媳,不然说不过去。《伤逝》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其深刻地描绘了爱情与生活的矛盾,以及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和无奈。读后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磨灭不去。并深有同感。比如那句子君对涓生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年我的婚姻亦极不顺利。故事的主角涓生和子君的恋爱故事,是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旧社会的压迫和限制进行的抗争。他们敢于冒着社会的舆论压力,抛弃家庭的束缚,选择自己的生活。然而,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情的脆弱和生活的残酷。故事的背景和描述非常细腻,鲁迅用他独特的文字魅力,将那个时代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看到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为了生存而挣扎,为了自由而抗争。故事的主题能引发人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虽然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最终破灭,但他们所追求的自由和爱情的价值并未消失。他们象征着那个时代千万人的觉醒和反抗,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们为了自由和爱情而奋斗。1985年,我和妻子商议后决定脱离工作单位辞职下海,开启了我们政治和经济独立和自由之旅。抚今追昔,觉得下海的太晚了。

翁显达 发表于 2023-7-21 00:25:57

涓生和子君的故事告诉我们,整个社会不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的自主就无法实现。这可能也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吧?

铁面无私 发表于 2023-7-21 05:20:18

神禾原下 发表于 2023-7-21 05:31:43

严老师拍照技术一流,照片非常棒!

兵哥哥 发表于 2023-7-21 05:48:17

好着了

汶水白沙lbm 发表于 2023-7-21 06:02:32

受益匪浅

ixian6686 发表于 2023-7-21 06:29:04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3-7-21 07:12:20

很实用的文章,让我学到了很多~~

三步 发表于 2023-7-21 07:35:38

学到很多东西

玉树临风66 发表于 2023-7-21 07:45:01

拍的不错

filex 发表于 2023-7-21 08:34:47

六七十年代,西安能游玩的地方,屈指可数,兴庆公园,动物园,解放公园,莲湖公园,大雁塔算大的。劳动公园,纺织城公园,儿童公园都很小。好像就这么多地方了。

521727 发表于 2023-7-21 09:22:35

521727 发表于 2023-7-21 09:22:53

请收下我的膝盖

心远地自偏 发表于 2023-7-21 09:26:0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记 兴庆公园黄昏-伤逝【严建设】 2023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