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西安网官微 发表于 2023-7-18 14:19:59

关于“回流生”“中考移民”,其他省市是怎么做的?

7月14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五,到了周末可以休息调整两天。而对于不少西安初中毕业班的家长来说,这天和之后的周末,绝对是压力最大的几天。

7月14日,西安2023年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线正式公布,这决定着自家孩子能否上高中。
而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网络空间掀起了两方观点势如水火的讨论。一边是打着学业规划名号的账号激情四射的“科普”异地升学,一边是家长们字斟句酌的诉苦孩子深受“中考移民”之难。

XI'AN当“去西安中考”被推到明面宣传……
曾几何时,“高考移民”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即便是有这样的计划与需求,也更多是在小范围的家长群或者线下进行。
而如今,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随便一搜索,便能看到不少相关的科普、攻略视频或文字,也能特别容易的找到相关的咨询机构的账号或渠道,即便你是一个全然不懂的小白,经过几个视频的“学习”,也能大概摸出其中的门路。


笔者便通过几个视频的了解,收获了大量信息,而在令人振奋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感叹“原来在西安高考有这么多好处!”
诸多视频中,会有人专门通过数据、表格分析展示在西安参加高考的优势,诸如“少考100分也能上一本”“本地只能上普通一本的分,来西安就能上211、985”“现在去西安中考,三年后330分就能上大学”的宣传说辞下,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不会心动。毕竟,高考是绝大部分孩子一生重要的转折点。

而对于更多有备而来的家长,更多的视频“科普”着何如在西安参加中考、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什么时候转学是最好时机,“解读”西安入学、考试政策……此类视频下面的评论区里,不少家长提问着我们该怎么操作。
一则高赞视频里,解答了疑问。
“升学规划师”们建议,最好在初二下学期转学到西安。有西安户籍的,直接走回流生渠道,没有西安户籍的,或者让家长通过人才政策落户西安,或者可以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渠道。

而当家长们疑问这是不是“高考移民”时,亦会有相关视频解释:国家政策里的“高考移民”是对于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而我们是通过符合西安相关政策要求下的合法操作。
视频中所讲解的合规异地升学,行为上又何尝不是实质性的“高考移民”?只是钻了政策漏洞罢了。
至于为什么将“高考移民”前置到“中考移民”。
则在于陕西高考的相关政策里,要求能够在陕西参加高考资格是必须要有“高中阶段连续学籍满三年”“户籍在陕满三年”。
这一政策,是陕西防范“高考移民”的举措之一,事实上西安也在通过审批程序上的严格来防止这一状况。例如2023年西安各区县学业水平考试回原籍相关证明表上,要求了班主任签字、校长签字等多重要求,并且会通过电话联系确认信息真实性,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弄虚作假。

网络曝光信息显示,三门峡等地要求如果想回流,就必须“籍随人走”,将学籍转出三门峡。

双面夹击之下,走回流渠道的少了,但有政策就有对策,“升学规划师”们也会为家长们分析新的办法。例如高考要求“三年学籍三年户籍”,就建议想在西安参加高考,最好就在西安参加中考,“顺理成章”拿到西安高中学籍,就不会耽误孩子们的高考。
诸如此类的网络宣传愈演愈烈,不光是这些咨询培训机构,灵宝外国语学校甚至开设了“陕西班”,还将陕西班中考成绩以喜报的形式进行宣传。

一则则科普、攻略,让高考压力大的省份的家长看到了曙光,这些信息的真假需要家长们自己斟酌考虑,但却实在的击碎了西安家长的心理防线,“你们的孩子倒有希望了,我们陕西的孩子还咋办”!
而随着多天的舆论发酵,这些机构和学校似乎也意识到了他们有些明目张胆,悄悄删除了不少相关视频和推文。
古文言“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相关咨询机构如今如此在网络环境下大肆宣传“中考移民”,必然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使其灭亡或许就在一纸文件之间。
实际上,不少省市已经出手。

XI'AN严控“高考移民”各省市有何做法?
利好政策的存在,必然是为了方便相关人员。
例如,西安人才落户政策的出台,是为了为城市招引人才,参与城市发展,提升西安活力;外来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是出于大众工作同时照顾到孩子的需求;学生回流考试相关政策,则是方便那些在外地工作的陕西人孩子的学习和考试。
而别有用心之人却钻政策漏洞,让政策偏离了出发点,甚至形成了学校、机构、家长之间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从中谋利。
的确,因为各省份人口基础、教育资源、招生名额等方面的差距,高考录分线确实存在差距,而这也在家长心里埋下了投机的苗子,亦成为咨询机构们大肆宣传的切口。

实际上不止陕西与河南之间的差距,山东、河北等多个省份因高考人数多、省内高校资源少等多种原因,高考生竞争压力大。从很多年前开始,不少家长就选择让孩子去新疆、陕西、上海、北京、海南、天津等高考竞争较小的省市去参加高考,即“高考移民”。

针对这一状况,国家、省市等各层面亦开始通过制定政策、严格管理,以及相关落户政策的收紧控制“高考移民”。
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落户政策就非常严格,家长们很难办理入户。像西安、天津等地,因为落户政策的放开,成为家长“高考移民”的首选地,而这些地方,也开始通过高考3年“户籍+学籍”的政策要求,来管控“高考移民”。
而在曾经以低分数线成为众多“高考移民”目标的新疆,连续多年打击“高考移民”,如2022年高考报名规定中对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想要报考区内外本专科院校,需初中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际就读六年并有六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新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六年居住证明,有在疆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
2021年8月,天津市人社局曾对外介绍,对于外省市有工作,在本市虚假就业违规落户的人员,人社、公安、教育等部门正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办理落户的“黑中介”、落户人员和企业进行深入排查,对查实问题的个人和机构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落户人员户籍进行清退注销。
而我们也观察到,2022年就有家长在地方领导留言板反馈孩子在津高考资格被取消,咨询自家情况是否会被清户?是否影响孩子中高考。

各地方对“高考移民”之处置不可谓不大。在这方面,今年海南的力度也非常之大。
公开报道显示,海南在今年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期间依法依规确认747名考生报考资格受限,其中80名考生是通过大数据筛查、监督举报等方式核查发现。
海南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也表态,对“高考移民”一贯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对违规取得我省高考报名资格、录取资格的高考移民,依法依规作出取消报名资格、录取资格直至取消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的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部门严肃处理。严厉防范和打击“高考移民”,严防空挂学籍和弄虚作假行为,利用大数据筛查、到班点名、监督举报等方式,精准掌握考生的落户情况、就读情况、进出岛轨迹等高考报名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海南还对群众反应强烈的“中考移民咨询”“高考移民咨询”“高考咨询”“高考咨询师”等一批“涉考”自媒体账号予以打击处置。
而当下,在“高考移民”被严控之下,通过异地升学而获取投机利好已前置到“中考移民”,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刀切落户政策或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显然不现实,这样会损害那些真正因工作发展而有上学需求的人们的利益。
各省市又将会通过何种政策办法来限制?收紧资格审查、打击相关机构,是当下一些省市给出的做法,我们也期待各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找到更好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公平清朗的环境下读书学习。

rjxian1212 发表于 2023-7-18 14:24:32

给荣耀西安点赞,是个良心媒体

木犊娃 发表于 2023-7-18 14:37:38

省域的教育资源不均,现在貌似损害的是西安一地的中考娃们,但是更加严重的是陕西省内的基础教育资源也严重分布不均,高度集中在西安一地,由于前些年西安落户政策的漏洞,现在已经慢慢显现,陕西省内今年高考就可以看出来,除了西安一地,延安、榆林、宝鸡、汉中……孩子们考上大学的比例正在大幅被西安挤占,像C9这样的高校,考上的陕西考生基本都是西安一个城市的几个学校出去的了,以后陕西娃娃想上个大学也更加难了,西安难,陕西(西安以外)将会难上加难!

不太油腻的大叔 发表于 2023-7-18 14:47:41

严查教育部门黑色产业链!
还西安人民教育公平!

三步 发表于 2023-7-18 15:11:50

都是产业

我心所愿 发表于 2023-7-18 15:19:34

高中难进

wing0852 发表于 2023-7-18 15:28:04

给隔壁送个石头作为纪念

Aren-E 发表于 2023-7-18 15:29:23

西安应该也在管控,据说在西安读了三年初中的孩子才能在西安中考,在西安读了初中高中的孩子才能在西安高考,不过看来有好多人都钻了空子了,应该加强监管堵住各种漏洞。

大耳将军 发表于 2023-7-18 16:23:08

教育黑色链

乌云的金边 发表于 2023-7-18 16:24:09

支持荣耀发声

tony1998 发表于 2023-7-18 16:29:44

教育的不公平

乾县楞娃 发表于 2023-7-18 16:58:12

荣耀牛批

chansonni 发表于 2023-7-18 17:11:50

这路子多简单的

VERGIL 发表于 2023-7-18 17:31:26

国家教育就应该国家办,集团化的办学尤其是私立,就会出现绑架地方,无所不用其极的问题,铁一系就是个教训,既然是公办学校,为什么还要挂他的名字让他恶意发展提高假的升学率,如果只有一个本部,顶多1000多孩子,相信谁也挤不进去,结果搞那么多公办分校,导致后果就是这,私立领头公办学校,合适么?不能为了这些学校的名气和生存而留口子,而应该全民教育均衡,否则其他学校有样学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本地人无学可上。

vantageV1 发表于 2023-7-18 18:35:30

官方做的说明,好像说的挺“干净的”https://mp.weixin.qq.com/s/ZOSTXXCj52kbfQtdX2dYbw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回流生”“中考移民”,其他省市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