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提“文化北跨”,谁在扛起大旗?
渭水泱泱,流淌千年,她见证了汉室的倾颓,亦见证了大唐的勃兴。围绕着渭河这条文化中轴线,收藏着古老的文明和深邃的文化,西安向北拥抱渭河更是跨越千年的文明印记。如今,西安“北跨”全面启动之际,各类要素加速向渭河聚集,今年以来,多个生产制造类项目加速建设实现“产业北跨”,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落地布局实现“基建北跨”……
近期,陕西正式揭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帝陵文化长廊项目“大汉紫道”的神秘面纱,这也让西安“北跨”战略的又一重任——“文化北跨”更为清晰地浮现在大众面前。
XI'XIAN“文化北跨”,秦汉扛起大旗
如若立足文化,重新审视西安全面“北跨”这1410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坐落于西安古都文化传承轴这一城市中轴线北端的秦汉新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奠定了秦汉新城作为“北跨”第一站的基础。
散落分布在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历史遗迹,亦是北跨区域内文化资源最为聚集、历史底蕴最为深厚的区域,在未来西安“文化北跨”战略的实施中,秦汉新城必然要承担起重要角色。
作为“文化北跨”天然的主阵地,秦汉新城自然有着挥斥方遒的底气。
1、以文化立城,以朝代为名。
位于秦汉新城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专制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秦咸阳城遗址,就足以证明秦汉新城文史资源的含金量。同时,先后有汉高祖刘邦等西汉9位皇帝的陵寝建于渭河北岸,投射着西汉经济生产、政治组织、审美风尚等方方面面。
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秦汉新城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更是秦汉新城以朝代为名的文化底蕴。
立足于文化底蕴,秦汉新城正投以心力,致力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聚焦打造秦汉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和历史轴线标识地,传承与发扬秦风汉韵背后的历史与人文。
2、让文物活起来,打造千年渭水文旅走廊。
自秦汉新城成立至今的十余年时间里,基于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文化产业发展贯穿于秦汉新城发展始终,采用数字科技、文创开发、影视动漫、文化商业等多种形式,不断的探索、挖掘并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在动态传承中保护和创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尤其是,秦汉新城用“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为大众描绘了一条闪耀在“北跨”上的秦汉文化带,将文旅项目串珠成链,把数千年渭水文化与丰厚的历史遗存、优美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打造千年渭水文旅走廊。
秦汉新城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身又主动传承转化并探索保护利用新路径,“文化北跨”的进程中,秦汉新城不会缺席。
XI'XIAN手握王炸秦汉何以打响“第一枪”
“文化北跨”,是西安全面实施“北跨”战略,改变城市“北轻南重”空间格局,构建渭河南北呼应拥河发展的关键一步。
而但凡重大战略的实施,就必需有重要支撑点,秦汉新城作为“北跨”第一站,以及“文化北跨”主阵地,明年正式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以及近期亮相的“大汉紫道”,就是西安“文化北跨”的重要支撑点和发力点。
坐落于秦汉新城的陕历博秦汉馆,是展示秦咸阳城、西汉帝陵等国家大遗址风貌的专题博物馆,集合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如今秦汉馆已敲定为明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意味着明年场馆一经面世便凝聚世界注视。
而秦汉新城文旅产业上的另一主角——“大汉紫道”,则是一个更为大气磅礴的文化长廊项目。
“大汉紫道”作为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中的大汉文化主题游径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惊艳亮相。
大汉文化主题游径是以西汉帝陵遗址带为主线精心策划的新游径,以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为起点,途经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并沿用至唐代的昆明池(昆明池景区),串联十一座西汉帝陵,全面展示西汉政治制度、陵墓制度以及文化艺术发展传承。
“大汉紫道”项目整体划分为后四陵组团、张裕城堡过渡带、长陵—安陵组团、阳陵组团4个板块,今年秦汉新城将率先推进的“长陵—安陵组团”,线路总长8785米。
该组团将并联周边乡村道路,连接起长陵博物馆、长陵、赵王如意墓、刘家沟村、安陵等节点,打造一条沉浸式品味历史文化、体验式感受自然之美、交互式带动乡村振兴的多元特色文旅廊道。
“大汉紫道”未来的建成,将更有利于区域文物安全巡查、完善城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一条可说、可望、可学、可游、可赚的“帝陵文化长廊”,丰富游客抵达后的游玩体验,提升文旅吸引力和竞争力。
从近期来看,明年陕历博秦汉馆的开馆,将率先预定数十万级别的客流,秦汉馆带来的庞大人流可辐射区域周边文旅项目,以点带线激活区域文旅活力。
秦汉新城正在谋划的帝陵文化长廊项目“大汉紫道”,亦是对区域文旅资源的梳理与整合,未来,更能与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在文化层面共同形成文明标识展示体系,在文旅产业层面,共同打造大西安范围内的旅游线路,使秦汉文化成为西安文旅发展的又一名片。
XI'XIAN“文化北跨”将带来哪些可能?
“北跨”带来的战略机遇,重点涉及的“三城三区”无不雄心勃勃,不断以积极的态度争取项目的落地,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乘势而为。
跨河发展所拥有的不只是宽广的战略发展空间,更是对深埋在西安历史长河中瑰丽的文化宝藏的发掘。
而“文化北跨”中重头戏以及承接形式无疑是文旅产业。
近年来,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更是城市集聚资源要素、完善城市功能、刺激经济复苏、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这意味着“文化北跨”中谁能赢得先机,谁就能获得更多资源,也能更快提升实力。
秦汉新城秦文明会客厅中,打造秦汉文化展示聚集区规划一目了然
当然,文旅产业作为内容产业、体验产业、享受型产业,虽不同于制造业,但同样需要内容丰富、创新驱动的重大项目。
面对新赛道的激烈竞争,秦汉新城亦在撬动更大的文旅价值。
公开信息显示,秦汉新城委托永兴坊项目策划团队启动梦回汉邑项目策划工作,将搭建汉风国韵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涵盖文化体验、汉风生活、场景游娱、休闲度假、商务交流、沉浸演艺、品牌跨界、产业聚合等主题化泛汉文化业态的中国首个沉浸式汉文化超级文旅城。
目前,策划团队已完成项目概念方案编制工作,正在进行方案深化。或许未来的“大汉不夜城”就将在这里诞生。
近日,秦汉新城西安际华园冰雪运动中心完成钢结构施工封顶,该项目是集室内滑雪、滑冰综合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公共运动场馆,计划在今年底建成投用。
不同的文旅项目提供的差异化、文化属性、参与度、分享力以及持续进化的能力等要素,提供了游客更好的游玩体验。
而我们细数秦汉新城的文旅项目:已建成的大秦文明园、秦汉国际马术中心、陕历博秦汉馆、长陵博物馆、西汉帝陵数字化展馆,正在规划建设的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汉紫道”、梦回汉邑、西安际华园冰雪运动中心……
你会发现,在秦汉新城千年渭水文旅走廊上,随着一大批重大文旅项目的落地生根,这条“文化北跨”之路上的全新文旅走廊已然呼之欲出。
各类文旅大项目、好项目聚集的秦汉新城,已然抢得了“文化北跨”的先机,而随着这些项目逐渐进入兑现期,未来西安城市北部的文旅主线,无疑将是秦汉新城的主场,也将激活新城人气,为秦汉新城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mocs_21:} 秦汉新城风景好,绿化好,交通好,就是没人,没配套! 期待 秦国励精图治,经过几代名君,从凤翔达摩咸阳,最终埋骨渭南,两个字“东进”“东出”。
如今,秦人逐渐开始往回走了!不知会不会缩回天水去养马! 渭河流域是先祖和神明生活过的地方 好 长安不长偏居中 发表于 2023-7-10 10:28
秦国励精图治,经过几代名君,从凤翔达摩咸阳,最终埋骨渭南,两个字“东进”“东出”。
如今,秦人逐渐开 ...
秦人始祖不是说在山东吗,那应该往东走才对 强烈建议!荣耀西安网,响应时代文化潮流,北跨搬迁到鹿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