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原灞水逐浪高——灞桥区文联邀请李国平上文学大讲堂
鹿原灞水逐浪高——灞桥区文联邀请李国平上文学大讲堂小暑之日,充满热情。由西安市灞桥区文联主办,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作协承办的“李国平文学大讲堂”,如期在区文化馆四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
大讲堂由区文联副主席李君利主持并致辞:今天邀请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咱们灞桥区"白鹿文学奖”评委会主任李国平为区文联麾下的各文学文化团体骨干成员作“诺贝尔文学奖的四个问题”的专题报告。
李国平围绕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的联系,从诺贝尔文学奖的缘由和历史、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现状和前景、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的历史关系问题以及诺贝尔文学奖与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四个层面展开讲述。他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规则和相关史料,对于莫言获奖,他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学、中国作家信心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已经走在了世界文学的前列,我们应该看到差距,中国文学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中国作家需要在文学的人文向度和精神梯度等方面做出努力。李国平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这一时代的基本命题,而文学必然会反映时代的主题。优秀的作家会试图超越时代的局限写作,一定要有人文精神高度,这是时代发展、时代进步对当代作家提出的要求。
李国平同志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就我们灞桥籍作家陈忠实先生《白鹿原》报送评选“茅盾文学奖”,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过程,让与会者耳目一新。
区文联主席李剑君在总结时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我认为创作是弱者的伟业,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他勉励全区的文学文化工作者、作家和诗人,以这次大讲堂为台阶,开阔视野,走出平庸,以新出局,写大时代,书新气象,让灞桥区这个文学之乡后浪推前浪,再铸新的辉煌。
讲堂内座无虚席。区作协、区诗词楹联学会、洪庆文化协会、航天四院文协、区书协、区画协、白鹿原书画院等文化团体理事以上的骨干会员莅会听讲,接受了一次面对面、登高望远的心智启迪。
灞桥区图书馆馆长张健先生现场办公,向我为图书馆捐赠的《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三部文集颁发了“图书收藏证书”。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
阅 为高老师点赞 这类文化信息好! 好 韩勇 发表于 2023-7-7 22:47
阅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不错 好 他山之石 发表于 2023-7-7 23:43
为高老师点赞
谢谢老师的鼓励。 好 加油 好 田于兰 发表于 2023-7-8 00:36
这类文化信息好!
谢谢老师的鼓励。 都是大师啊 田于兰 发表于 2023-7-8 00:36
这类文化信息好!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