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夜游大唐不夜城(随笔)
高五幸:夜游大唐不夜城(随笔)“七一”是党的生日,周六,这天傍晚我被牵着鼻子,逛了一圈南郊的“大唐不夜城”。
路上车堵,只好在古玩城附近下车步行。路上,身边就有汉服装束的男男女女通过,以中青少年居多,他(她)们出现在现代新潮的人流中,特别抢眼,让我这个年近古稀的老翁开了眼界,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新鲜感觉。
随人流亦步亦趋经过古玩城,这儿就是汉服租赁、化妆打扮的地方。家家门店坐无虚席,尽是忙活挑拣衣服、试妆补妆的顾客。出了古玩门向一群着装汉服的女同胞打听其价格,答曰租赁一套一晚包括化妆价是100元。看到她们象雀窝戳了一扁担,“叽叽喳喳”高兴的样子,摆造型,秀美丽,我被她们快乐情绪感染的同时,脑际攸的冒出一个念头,“为图半天的快乐,不见了一袋子面,这钱花的值不值?反正我是不会照顾商家生意的”。
“稼娃逛街,两眼不歇”。我在康复路逢年过节见识过人多,曲江的这块,白天我没来过,不知道是啥情况。而晚上可用“人山人海”成语一点也不为过。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听到路边的广播播送着“人找、找人”的声音,前边有一对大约四十出头的夫妻,分别用塑料绳绳系着一儿一女的小胳膊,顺波逐流,又说又笑,踽踽而行。人多,娃容易跑没,这对夫妻采用的这一预防办法很是不错,应该推广。
我凝望夜幕下的大雁塔,浑身披着黄色的金装,为古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途径此处,头顶树上有佛教之类的劝善语,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居南紧接着便是《西游记》中取经和尚唐三藏的金身,从东南、西北等三个方位的霓虹灯,射出的金黄,照在这位“师傅”身上,也照在广场朝圣的人头上,祥瑞之光在这儿漫延、升腾和聚集,人们面对大雁塔方向的唐僧佛象,祈愿、祈福、祈安康,合照、留影、录音象,以记录这一瞬美好的时光。
“贞观之治”的群塑,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挥戈战马腾空,士兵号声长鸣,再现了大唐盛世的雄壮,也是这个景区的“精气神”所在。我在这个引西安后裔骄傲的“千古一帝”的身侧转了一圈,然后驻足,凝眸,想从塑象主人的眼睛里看出唐代皇上与其他朝代帝王那点不一样,可惜读毬不懂。只好留下遗憾交给了时间。
走马观花逛完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能给我留下印象的是颜色各异、绰约风姿的汉服,还知道了一根卖3块、二根5块的冰棍和大悦城B2层一小时停车费可以吃碗油泼面的贵。
归程,我坐在车上,脑子一直在想,也想不明白,明明是大唐不夜城,人们在现场玩时空穿越,却穿戴的多是汉服,却少见唐装?是自己眼拙,在现场没有看到,还是人们不喜欢唐装,有意以汉服来替代唐装?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爱文学,20岁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体先后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头条达人,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文集三部。
{:mocs_33:}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3-7-2 11:53
谢谢老师的鼓励。 好 6的飞起 {:mocs_44:} 赞 不错 不错 斌娃 发表于 2023-7-2 15:51
好
谢谢老师的鼓励。 看看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3-7-2 15:55
6的飞起
谢谢老师的鼓励。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3-7-2 15:55
6的飞起
谢谢老师的打赏鼓励。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3-7-2 15:55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