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寒6776 发表于 2023-6-30 09:30:23

全力“降碳” 绿色施工有高招

如今,深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规模推广绿色建造,已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砌体排砖深化及批量加工,洒水车、炮雾机、喷雾系统正“降伏”粉尘……这是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在建的中交一公院生产大楼项目工地上的绿色施工标准化场景。https://www.xiancn.com/pic/2023-06/29/6749671_bc8d0a10-adda-465b-8ec6-b1fd88c7c0f8_batchwm.jpg该项目从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将绿色发展、绿色建造理念贯穿始终,练就了以智慧工地为依托、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人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一体的“五节一环保”施工“绝活”,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https://www.xiancn.com/pic/2023-06/29/6749671_26fb434d-d759-41d3-b69e-33b84715d40f_batchwm.jpghttps://www.xiancn.com/pic/2023-06/29/6749671_0e7ff824-92ce-4ed1-a0cf-18bc29c02d07_batchwm.jpg施工现场变废为宝记者在中交一公院生产大楼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到,硅酸盐垃圾再利用中心是一处特别的存在,这里不仅能“变废为宝”,更是项目降碳的一大“绝招”。“在这里,混凝土余料可以制作成预制小构件,项目建设过程中,有300多米的道沿石和60多方的过梁就是这样废物利用得到的,不仅节省了八万多元的垃圾清运费,还节约了十五六万元的材料款。”项目技术负责人周怀玉说,以往建筑废渣多运到外面填埋,现在现场的废料直接就能转化利用。https://www.xiancn.com/pic/2023-06/29/6749671_6023971c-3557-42f4-a477-b8f014409f01_batchwm.jpg此外,项目还采用短木方及模板接长二次利用的方式,标准化门楼、值班室、钢筋加工棚、安全通道、定型化防护,可多次周转使用;施工便道、塔吊基础、消防管道、消防水池、化粪池、室外管网等永临结合,减少材料的投入与损耗。资源节约有良方中交一公院生产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8.67万㎡,总投资额约5.95亿元,地下2层,A座地上24层,B座地上9层,最大建筑高度96.9m,是一栋集地下车库、厂房、办公功能于一体的高层建筑,目前,项目施工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https://www.xiancn.com/pic/2023-06/29/6749671_233522f9-fb5e-4d67-884f-931b735f33f5_batchwm.jpg项目高效施工背后,与其采用“五节一环保”理念有密切关系。在施工中,项目采用支护桩+土钉墙支护形式选型、土方近距化协调,减少土方开挖及外运,有效节约土地资源,避免直接放坡的基坑开挖形式造成土地原状土的破坏。https://www.xiancn.com/pic/2023-06/29/6749671_49a9b190-a733-4914-9b7d-572a50459172_batchwm.jpg另外,项目采用海绵城市和永久雨水管网提前插入施工,实现雨水及浇灌用水回收循环利用。“施工现场设置可容纳70m3的三级沉淀池,将雨水、道路冲洗水等通过预埋的暗管进行收集,经过三级沉淀用于洗车台循环用水。”周怀玉说,节水的同时,施工现场对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也有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有效节约了水电资源。管理智慧又安全在管理方面,中交一公院生产大楼项目更是利用智慧、安全的方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标准化基础上,积极采用信息化、智慧化技术手段,自主研发“工地卫士”“项目工地管家”微信小程序,提升智慧安全管理水平,进场人员一律扫码,信息识别区录入登记,防疫医疗区健康普查,安全建档区一人一档,实名制录入区考勤管理工资代发,实现劳务工人一站式一体化管理。项目推行样板引路制度,施工前严格进行样板制作及验收,确保施工一次成优,避免返工浪费。采用焊接机器人、抹灰机器人等实用工具提高工效,减少返工。项目运用智慧建造系统,打造智慧安全、智慧质量、智慧设备、智慧物资四大板块,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三维可视化交底,设置劳务实名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塔吊配置吊钩可视化系统,塔吊照明遥控系统,实现项目智慧建造的同时,也成为绿色施工的样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力“降碳” 绿色施工有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