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已久的曲江轻轨,一票难求!
阔别已久的曲江轻轨,在今年5月1日悄然回归。或许很多西安人还不知道曲江“小火车”已经重启运营,但其实不少喜欢尝鲜的市民已经率先体验过,甚至不少外地游客已经做好了乘坐攻略,并且分享了他们的乘坐感受,还有人直呼一直在蹲票,抢了好久才抢到。
如今,这条“中国唯一一条城市旅游观光轻轨”已正式运营一个多月,80元/座的单程票值不值?坐在上面会看到怎样的风景?大众评价如何?是否还有提升空间?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助力提升曲江轻轨乘坐体验,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XI'AN重新开通的曲江轻轨
2021年10月,来自“曲江轻轨”官方曲江轻轨最新运营筹备情况消息的释放,让这条已停运多年的轻轨线路重回大众视野。在曲江轻轨最新的运营计划里,相比过去,无论是轨道、车辆技术上,还是安全性,以及各站点改造上,均实现了明显的提升。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路过曲江的朋友常常能看到站点在改造提升,有时幸运的,还能看到正在试运行的“小火车”从头顶路过。如今,改造围挡已经拆除,各站点也露出了崭新的面貌,曲江轻轨进入常态化运营,以新的视角带来游玩古都西安的全新体验。
曲江轻轨线路全长6.8公里,途经九个站点,分别为:唐城墙遗址公园西站、曲江池站、阅江楼站、寒窑站、畅观楼站、唐城墙遗址公园东站、大唐芙蓉园东站、亮宝楼站、大雁塔北广场站,串联“五园三楼一塔”曲江九大核心知名景区。
作为曲江富有特色的旅游新地标,改造除了满足轻轨本身的观光功能外,沿线站点作为公共建筑,还附加了重塑业态、活化城市空间的功能,融入原有的城市环境肌理。
部分站点改造前图片来源:DDB秉仁设计
9个站点改造之后,上部是站体,下部是辅助商业及便民设施等,各站点还设置了卫生间、座椅、智能设备等便民功能,同时分别设置用以休息、充电的功能空间,做到对环境、功能、和使用者的响应。
站点设计依据站体外部的风貌肌理、自然环境、社会活动等不同属性,将站点分为四大类型–乐活﹒亭、绿野﹒屋、水岸﹒特、风貌﹒存。
“乐活·亭”类型包括唐城墙遗址公园西站、曲江池站、亮宝楼站以及大雁塔北广场站等四个站,下部辅助商业开设有买手店,咖啡厅,下午茶等等适合游客打卡拍照的商业类型。以亮宝楼站为例,一改过去朱红色的梁柱涂色,以灰色、银色、黄色呼应背景建筑。
亮宝楼站图片 | 吴清山
“绿野·屋”类型的站点置身于公园景区中,畅观楼站是典型的代表。背靠景区内充满绿植的山丘,正面是公园小径,建筑呈现出森林小屋的外观,采用石瓦屋面,砌石墙面以及接近自然的立面木质材料,设计因势而为,提供不同标高的休憩场所和充足的外摆空间。
畅观楼站 图片 | 吴清山
“水岸·特”类型包含寒窑站和唐城墙遗址公园东站两个站点。改造重点利用临水的环境优势,打造易于观景的空间,以及与水岸相协调的建筑形式。利用湖景及环境优势,呈现出一个面向湖面水平舒展的建筑体量。
寒窑站图片 | 吴清山
“风貌·存”包含大唐芙蓉园东站、阅江楼站,以及维修厂站这三个站点。由于这三个站点位置、风貌的特殊性,改造以适度更新为主,在尊重原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建筑设计元素,实现轻改造。
大唐芙蓉园东站图片 | 吴清山
可以看到,经过这一轮改造提升,过去持拆除论观点的人所担心“破坏唐风唐韵”,已经得以极大的规避,过去红色的轨道立柱和灰黑色的轨道,大部分已粉刷成白色,提升了整齐度,也削弱了轨道“像一条黑线一样”的存在感。
各站点也统一色彩和风格,一改过去带给人们的沉闷感,以清新活力的色彩搭配将其融入到城市建筑中去。
从改造升级所带来的建筑及配套变化看,这次改造,可以说是成功的。
XI'AN让曲江轻轨更好地运行这几点建议是否可行
曲江轻轨在建设之初,意在提升曲江旅游品质,通过轨道交通串联起曲江区域内分布零散的多个景区,满足国内外游客对曲江的旅游观光、交通出行等需求。
目前来看,观光的目标已然基本达成。
无论是在网络上分享乘坐体验的网友们的言语间还是视频里,这列“空中缆车”的确提供了游览曲江不同的视角。坐在“小火车”上,可以从空中俯瞰曲江池和大唐芙蓉园全景,皇家园林跃然眼前。尤其在夜幕降临之后,当灯光亮起,一眼梦回大唐。
特别是平均15公里/小时的时速,全程50多分钟,给足了游客览赏和拍照的时间。不少体验过的游客直呼特别值,之前身处大唐不夜城里只能感受到热闹的氛围,却从未有条件看到或拍摄到全景。坐上“小火车”,一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从空中感受到了大唐盛世之壮观。
曲江轻轨开通后,的确满足了游客另一视角看盛唐的新鲜感,他们分享的视频也让不少人种草,列入来西安游玩打卡的项目之一。
曲江轻轨的热度,随着一波又一波游客的体验与推荐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需要抢票的状况。而在游客、网友期待的热度背后,在评论中,不少ip属地陕西的网友则颇为直接地说:这个定价太高了,过去50元/人都没人坐,现在太贵了。
的确,重新运营后的曲江轻轨,给游客游玩西安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从游客心理来看,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贵点就贵点,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是值得的,如果票价能够便宜些更好。
而从本地市民角度看,如果价格合适,去体验一趟不失为普通生活增添了调味剂,而一旦超出心理预期,则会用更加消极的态度对待,比如说“太贵了,不会去”。当然,这是不同心理状态和消费需求下,所形成的的不同态度。
例如,我们常常会在各地的旅游攻略评论区看到,本地人评论“这有啥意思,本地人都不会去”,对本地人可能是稀松平常,可去可不去,对游客来说,则是不一样的风景,是感受不同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气息的途径。简单用旅客心态理解,就是“来都来了”,不体验更亏。
当然,作为全国首个尝试城市旅游观光轻轨的曲江轻轨,尽善尽美是游客的期待,也是本地人对西安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期待。
在曲江轻轨运营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不少体验过的游客也提出了车厢空调不给力,车厢温度高;车上没有景区讲解;单程单一票价中途下车不划算;只能当天买票等影响观览体验的问题。
当然,一味的吐槽与抱怨并不是,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针对网友们的评论,荣耀西安网(ixian.cn)结合游客们提到的问题,为曲江轻轨更好的运营、服务游客,整理了几点建议,期待与大家讨论,是否有落地实施的可能。
1、票价有没有调整的可能
在大众声音中,不少人说“比地铁、高铁还贵”,实际上,定位于城市旅游观光轻轨的曲江轻轨,相比通勤轨道交通确实贵些,但作为观光游览线路,除了提供交通功能,更多的提供的是观光价值。
很多人能够理解观光轻轨比通勤轻轨贵,并且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实现观光体验的获得,但依旧希望并期待价格有降低的幅度,或者改善购票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例如,针对单程车票问题,大众认为这样的购票机制过于简单,80元/座消费者基本上会选择起点上终点下,中途下车就会出现上文提到的“不值”的消费心理。如此一来,也会因中途站点上下车人流量的缺失而影响辅助商业的健康运营。
在改造提升上,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1、根据不同的车间站点设置不同的票价以供乘客选择;2、设置单程通票模式,一次收费后允许乘客中途上下车去游玩景点,提升轻轨的交通属性。
2、票源能否提前发放
在目前轻轨的运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遇到异常天气轻轨是停运的,而车票,有网友表示是8:30之后开票,但有时放票时间不固定,会让很多人错过买票时间。
这一模式,实际上对很多游客来说是不方便的。曲江轻轨可以说更多地服务于来西安的游客,而游客们一般在出发前会制定好游玩计划,他们会根据门票预约的时间安排行程,如果在当天抢不到票,一定程度上会打乱他们的出行计划。而如若可以提前开票,能够便利游客选择。
而针对天气这一不可控因素的停运安排,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前作以预案,因天气原因的停运,相比抢不到票的抱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游客不满情绪。
3、热门时间段能否加开
在目前已有的攻略中,夜幕降临之后乘坐轻轨看曲江夜景是最为推荐的时间段,而这一时间段的车票,也成为了热门,一度一票难求。
而车票难抢的原因,一方面是高峰时段,一方面则是一趟车载客量少,开行密度低,从而导致票量少。在现行的开车频次上,能否可以增加傍晚之后的开行频率,提高票量,让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体验到俯瞰曲江夜景的魅力。
图片 | 荣耀西安网网友汶水白沙lbm
4、车厢配套提升
高票价对应的必然是高质量服务。
目前大众体验感较差的两方面,温度高、空调不给力相信很容易解决。而针对大家所建议的增加沿途讲解,其实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细节。
轻轨沿途寒窑、大唐芙蓉园等景区、景点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在50多分钟的车程里,通过娓娓道来的讲解,解渴大众对盛唐文化的了解,无疑能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IXIAN.CN
曲江轻轨能够重回大众视野,实属不易,在改造过后,让我们看到了曲江轻轨经过精细化改造,更好地融入城市空间,为游客提供了游玩西安的新视角。
如今大受欢迎的同时,倾听大众声音和乘客意见依旧不可或缺。而如何运营好这条线路,曲江轻轨作为全国首条城市旅游观光轻轨,必然需要面对更多的探索、尝试与改变,开创出一份曲江经验。
我们也期待,在不断地改善与提升中,这条穿梭于空中的轻轨,能够成为西安靓丽的风景线。
不错 八十从旅游角度考虑是值的,孩子在商场玩个小游戏都要四五十呢 不错 走你 如果改造成过山车,或者滑板,就刺激了 终终南山 发表于 2023-6-19 09:58
如果改造成过山车,或者滑板,就刺激了
冲进大雁塔喷泉转几圈,然后爬升到大雁塔顶端,从房玄龄杜如晦头顶俯冲而下...... 好好 游玩新体验 确实贵得要命了,虽然上次在西山坐的索道一来回也70了 也不知道这个一票难求是因为价格、供给还是客流量太大 价高 50刚刚好 旅游线路,50分钟,这个价格放到全国知名旅游区,贵吗? 有点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