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重丁教堂和麦收回忆【严建设】
日记 重丁教堂和麦收回忆【严建设】2023年05月31日 Wednesday连日阴雨,也只是昨天偶尔晴了一天。今年关中的小麦可能坏了,昨日驱车跑了趟鄠邑区,看到大片大片成熟的小麦由于阴雨连绵坏在地里了,发霉生芽。不似往年黄金灿灿的一派,看上去青黄不接发黑。往年的6月初,正是三夏大忙龙口夺食的日子。1970年我在西安市20中学上初一,也就是5月底6月初,校方组织我们打起背包步行下乡去割麦、插秧。那次步行30多公里,好不容易到了了小江村。第一次吃到新麦面蒸的大花卷,又软又宣腾腾,油香油香搁着五香粉香死了,是农民把蒸熟的花卷用老笼抬到麦场上,我们一拥而上,一人一口气吃掉好几个吃急了有人都噎住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愁老子。老笼是大筐子,一筐可盛百十个花卷。当年我们大都14岁。当年就住在戏楼北侧的教室里。是村里的小学。然后晚上看戏楼上毛泽东思想文艺队表演,眼睛都睁不开瞌睡的要命,老师还是逼着大家坐在教室门外的地上。那些文艺节目也没啥好看的。学校文艺队也都是学生中抽调上去的,化妆浓墨重彩,黑眼圈、红嘴唇,鲜红的脸蛋一个个跟熟透的西红柿似的。那些意气风发的红色歌舞都看烂了。很多人看着看着东倒西歪就睡着了。然后被同学冷不防弹脑勺,弹过后佯装一本正经看演出。于今一想,恍然过去了53年。那个地方后来我曾去过几次,就在神禾原常宁宫的东边。现在估计面目全非,旧日的痕迹再也找不到了。毕竟53年了。那里的人名统统忘却,仅记得几个绰号:性格外向爱打扮的王光美、个子矮小的邓拓、个子矮小而秃顶的列宁、黑脸强健的郑三炮。村里有位大美女,鹅蛋脸白皙窈窕,穿一身黑衣,当年年龄比我们大2-3岁。其当年芳龄也就16-17岁。芳名不详。有次收工回来,在小村外我眼前一亮,见几个少女迎面而来,有位非常美丽的。是她和几个女伴,手捧一束艳丽的黄花,当年我从未见过那种鲜花。则拦住她问是什么花,她非常不好意思,用手捋捋汗湿粘在鬓角头发,垂头随口说你喜欢就给你吧,思忖后看我发愣不好意思递到我手上,然后把花束搁地下,扭身和几个女伴笑笑闹闹就走了。我冲她背影问她叫啥名字?亦不好意思告知,走老远了其女伴回身大声说,叫小娟。然后被一个穿制服的老汉看到,说娃呀不敢跟奈女子黏。奈女子她家是高成份是历史反革命,操心把你娃带糜子地里去咧。实则我一辈子也就见过她那么一次,就再也没见过。我蹦蹦跳跳心情愉悦地把花束带回寝室也就是教室,受到班干部李秦莲的严厉盘诘责难:严建设你干啥呢,你咋随随便便拔人家贫下中农的花呢,我看你是手臊老毛病改不了。高潮说,哪是人严建设拔的,是人家乡党送的。当时我心下暗暗吃惊,若被其得知是历史反革命的女儿所赠,势必大做文章。所以心怀鬼胎忐忑不安竟不敢争辩。高潮暗暗说,咱不要跟那厮一般见识。那年月我常受到左倾的班主任谭德荆老师组织大家批判,抬不起头来。当然心里很不服气,觉得当个班干部就了不起就想仗势欺人捏软柿子。而当年的我怕就是班上最软的那个柿子。多年以后,得知那捧美丽的鲜花是金萱,也就是渠头上长的黄花菜。那年月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很紧,她肯定是饱受歧视命运多蹇。不知嫁向何方。若健在的话,应该7张了。我14岁那年一段温馨的忆念。岁月如歌。然后说说图片中的滇西秘境之游,也是因阴雨天气,我们被导游送了个小景点,叫做重丁教堂。曲里拐弯走进路边一个寂静的村落,冒雨匆匆参观离去。盘山公路上赫然看到山梁上金碧辉煌的寺庙,说是普化寺。普化寺因道路不通没去成,就在行进的大巴车上隔窗拍摄了几张留念。百度得知: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任安守从康定取道盐井,抵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地区传教,后进入怒江。天主重丁教堂始建于1908年,位于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前后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于1918年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是整个贡山县最辉煌、最壮观的建筑物。我感觉就规模来说,一般般吧。当然在穷乡僻壤来说很了不起。三层楼就很不错了,侥幸的是那帮义和团没能来此地。普化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始建于500多年前,是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寺院。现为第五世朗秋活佛的驻锡地。普化寺附近的居民以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为主,虽是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信仰着藏传佛教并有着坚定的信心。点赞 喜欢~,下次有这样的好内容,记得分享哦 今年的麦收被老天爷破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