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族村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为凝聚思想共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我省注重从青少年抓起,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组织中小学师生参加“秦风行 一家亲”云研学和红色革命主题教育,指导陕藏陕疆学校持续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我省连续8年组织引导50余所高校1万多名各民族大学生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万名学生回延安”已成为陕西民族工作的品牌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不断提升民族聚居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各族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省争取中央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衔接补助资金21978万元,切块下达到49个县(区),支持建设473个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从2021年起,省财政累计配套1000万元,推动乡村振兴的资金保障力度持续加大。积极为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十三五”以来,为3个回族镇新建6条130公里县乡道路,落实省级财政资金8000余万元,支持新建、修缮民族村镇学校15所、校舍1.1万平方米。2017年以来,累计下达5500余万元,改建医院、更新医疗设备、培训医务人员,民族村镇卫生医疗条件大幅改善。全省少数民族城乡社区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为加强示范引领,结合省情实际,全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等“七进”活动,先后创建28个国家级和2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有效激励各族群众主动投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太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