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逛电脑城忆那些唱歌的故事【严建设】
日记 逛电脑城忆那些唱歌的故事【严建设】2023年05月26日 Friday阴雨今日早课,毛诗里最霸气的一首。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然后发在各大网站,继续拍猫咪发视频:我们家的小猫咪越来越黏人了。我歪在沙发上刷视频它就跑来,赖在我的胳膊上。今日小雨不断,凉飕飕的。60多年前西安流行一种矿石收音机。一台十几块钱。买不起。有些中学生自己在家里组装。当年有种红灯牌的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很受欢迎,售价在90余元。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的。当年那种收音机很宝贝,有钱人家都摆在高低柜、半截柜最醒目之处,然后用钩针钩一件罩子罩起来。当年属于家电的三转一响,是最理想的家庭标配。普通人家甭想。其他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属于三转。电唱机、照相机连想都不敢想。当年中国的女播音员音调一般都高亢尖锐。而#敌台#的女播音员音调都绵软而清丽细雅,尤其是台湾的自由之声。当年批判者称之为靡靡之音。那种两波段的收音机即使有钱人买,也得开介绍信,因为可收短波,也就是能收听到《美国之声》、《自由之声》、《莫斯科广播电台》以及《BBC中文广播》,当年叫做收听敌台,若被发现检举会被警察抓去蹲号子。当年偷听敌台属于犯罪活动。“人们听不惯恶狠狠的‘美国之声’,也听不惯靡靡的‘美国之音’,这不是‘文化’,而是新战争挑拨者虎狼似的号叫……”1949年6月,《人民日报》评价美国文化时,对“美国之音”点名批评过。实则当年若放开的话肯定大受老百姓欢迎。当年老百姓只听得到一种声音。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老百姓仍热衷于收听敌台, 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老邓大家心知肚明,小邓系邓丽君。1980年,北京共青团方面要求全国批判过#邓丽君#。当年我在民生百货商店工作,出过黑板报,谓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当然我也非常喜欢邓丽君,如痴似狂。1980年,碑林公安分局的三爻村强劳站终日播放《甜蜜蜜》。管教干部和在押的嫌疑犯们百听不厌。我是1974年1月半夜听过三毛的《橄榄树》,为之一颤,如大梦初醒醍醐灌顶非常感动。当年我18岁。然后的一年里我混车逃票穷旅游,跑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20多个城市,写了本《游记》,后来央视来家专访给做了期节目。60-70年代每过12点后的凌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会千篇一律播放一首歌来作为一天的结束曲:亿万军民热烈欢呼放声歌唱。当年西安几乎每个居民大院都有个小方木盒子,中间锯开一个五角星透声,用拉绳开关控制,用来广播。60年代东大街南大街解放路上,有种很小很小的商店就做无线电元器件生意。木头玻璃柜台,有的店也就是个很窄的细道道,里面黑黢黢难以转身。里面就是一两个柜台,有货架乱糟糟的放些东西。是出售无线电元器件的。有耳机、喇叭、拉管式天线、整流器、电容、电阻、三极管和二极管等等等等。那时候三极管贵的很,一个基本上就得2块多钱,一个二极管也得6-7毛钱。不搞价。当年家兄常带我去逛这些商店也常买。我也就4-5岁。有天下雨,家兄带我去逛商店,买了几样元器件,然后奖励我带我去钟楼电影院看动画片电影。当年一张儿童票5分钱。当年我穿着草鞋,湿透了。在骡马市,雨中停了辆拖拉机,湿漉漉的马路上有五彩色,主要是蓝色紫色,我好奇上去踩,家兄不准我踩,说那是马尿,沾脚上脚就烂了。现在回忆是柴油机油泄露。到了60年代末,家兄仍喜欢搞无线电,1964年,广播播放《刘三姐》,家兄自己带着耳机听。我们也想听。家兄把俩耳麦摘下来,搁进一个大搪瓷碗里制造回声,我和姐姐凑上前听,屏声静气也听得到细细的声响,非常满足。当年我们家地下室的里间有个写字台,桌面上满满匝匝的搁满了各种各样的无线电元器件。里间黑洞洞的,一年四季拉着窗帘。电焊焊锡膏味道很难闻。家兄不喜欢别人碰他的东西,小妹调皮,趁人冷不防,跑进里间去翻腾。家兄警告她,说里面的东西会咬人的。小妹不信,有次跑进去,然后哭着跑出来,把手指烫疼了,是家兄的电烙铁没关,黑洞洞的被小妹触碰到。1974年上山下乡后没条件唱歌。下地干活也就听听大队广播站播放唱片跟着哼唱,基本上是秦腔和眉户样板戏。然后姐姐绵延不断抄写外国名歌200首给我寄来,有几十封被在大队小学校代课的老同学王晓钧截留偷拆了。1970年我唱过俄语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左倾的班主任谭德荆老师组织同学们批判过,说是流氓反动歌曲。一直到1980年,听广播仍是热门。#刘兰芳#的评书《说岳全传》大受欢迎。比如咸阳七厂十字,夏天中午太阳热辣辣的,一群人围坐在树荫下全神贯听,忘乎所以。连交警也脱下解放鞋垫在屁股下坐着听,如痴似迷。1985年搞了#卡拉OK#,无数人发现自己居然会唱歌。喜出望外,然后乐此不疲,家里还保存有百十盒录音带、几千张CD、VCD呢。当年感叹,中国若无卡拉OK,不知埋没了多少声乐艺术家。更何况欢乐会感染别人。一直以来,觉得唱歌肯定能益寿延年,也是一种锻炼,对肺活量有好处。我心知,老人们常年不唱歌,自己以为唱的出,实际上是一种意会,根本不是那回事,老是沉默的人渐渐会得失语症,甭说唱歌,大声说话都艰难。现在我奔七了,再过两年就成精了奔波儿霸了。再不唱一辈子就别想了。所以我一直想买一种蓝牙麦,想自驾游途中想唱就唱,还能朗诵。这个想法时跟汉中大哥自驾游湖北时萌发的,他买了个蓝牙麦在车上唱。比如我曾吹过十几年竹箫,几十年未碰了,前几日在兴庆公园遇到网友在湖边桥洞下吹,拿来试试,居然吹不响。我是20多年前在香港轩尼斯大道上买了支苏格兰牧童笛,还凑合。1974年我常吹奏《军民鱼水情》,一直希冀#暗恋#的女生司玲玲听一次,然后一辈子也没。这曲子是学生时代她介绍给我的。至今在日记本里保存她给我的简谱。近些年来,自己即景生情喜欢摇头晃脑拖腔拉调吟诵一些诗词。也用得着。但是蓝牙麦一直寻不到合适的。也曾到#苏宁电器#去看过,里面根本没。在轻工市场去逛过,都是低档货没好的。在网上搜来搜去也定不下主意,然后发微信求助一些电视台主播和婚礼主播,也介绍了几种都不大如意。微信上推介一种魅鸟,不甚了了。我希望既可连接华为也可连接苹果更得连接智能电视的那种,还得音色好还不能太贵。昨天听陕西网络大V不占茅坑介绍说他在#赛格电脑城#见过,然后今天早上。驱车直奔南二环赛格电脑城,上了3楼一看果然有。停车后先就近在数码新世界看了,有倒也有,女服务员不懂,则去了赛格电脑城。在3楼一个广东籍的俩兄妹的档口介绍了一下,好像姓黄,买了台#优声#牌Q7S的多功能音箱,有立体声重低音标识,带俩蓝牙麦。不到一般电脑主机的一半大。人要1280,我跟人家搞价1000元。就一口答应立即成交。老妻迅即上网搜索。试了一下,还算凑合吧。没事之际居家荒腔野调唱唱京剧秦腔川剧越剧也挺好。当然,还得找家乐器店琢磨如何连接乐器。我是不是买贵啦?早上老妻喊我去理发,外边发廊搞店庆活动,9.9元,比超市快剪还便宜。我去了稍等一阵,很快理过,扫码付款时人叫我买卡,我没同意。午饭经老妻提议叫我遴选,一个是李家村的炝锅鱼,一个是南稍门的勇利赵家烤肉,我选了后者。然后去吃,车子不大好停,老妻先去点菜:石锅凉粉、豆角炒茄子、烤羊肉烤牛肉1斤,然后西瓜稀饭免费。没吃完。挺不错的。结账136元。
阅 又见严老头{:mocs_32:}哈哈,好亲切05年还是一头黑发 好 楼主带我装逼带我飞 {:mocs_44:} 点赞 我有一套山水牌音箱,用不上,成了摆设 好歹给人脸打个马赛克吧…… 好 好 赞 好 好 三转一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