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西安浐灞三月好风光【严建设】 2023年04月02日 Sunday阴雨 今日早课:
日记 西安浐灞三月好风光【严建设】2023年04月02日 Sunday阴雨今日早课: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前段时间跑了趟云南也是才回家,好久没发西安的照片了,西安现在也正是淡烟微雨阳春三月的天气,到处是万紫千红,百花盛开。春天不是读书天,人也开始慵懒起来。淡荡春光寒食天。与家人相商,上坟避开周日周末吧。早餐后去浐河边遛弯儿。浐河东路路东有个学校,校门边聚集着有的可能是家长送孩子来考试,有的是摆摊卖小吃的,还有的是发小广告的。我拍了几张照片,有个黑乎乎的妇女,从身后面凑近我笑道,你别拍我啊。我当时想着是跟我开玩笑的,然后就顺口说了句,你戴个口罩脸都看不清,长成这个样子,我为啥要拍你?没想到她很生气,说你这话太伤人了,我长成什么样子,你说我长成什么样子了。看她真生气了,赶紧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顺口这么说了一下。她说太伤人自尊了,我长成什么样子了嘛?你说,你老成这样了还嫌我。旁边一群男学生说别说了,别说了。这事也就过去了。我拍了几张照片,临走时又再三向她道歉,说对不起啊,对不起,我说错了。她说,你这句话太伤人自尊了。昨晚有人敲门,邻家小妹送来了两块好像是大面包又像是大饼的食物。口感酥味道甜也不知叫什么名字。那学校叫做西安建筑工程技师学院。周遭花团锦簇,校门的斜对面,有一株巨大的绿色樱花,花蕊是红色的,非常漂亮,如果穿白裙子站在树底下拍照片,效果可能不错的。那巨大的绿色樱花旁边,当然有几十株粉色的樱花。昨晚刮了一夜的大风,电线呜呜的响。一直到早上风还没有停,所以拍摄花卉难度很大,花朵枝叶一直抖动,基本上就拍不成。除非是高速拍摄。现在是个人人拍照的时代。拍照片人多了,绝大部分人拿的变焦镜头。特别讲究的人拿的是定焦镜头。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当然很贵。过去就没变焦镜头,一般拍照片那都是120俯视双镜头照相机。取景是靠前后左右移动来取景的。最怕的是在河边湖边,池塘边。当然更恐怖的实在悬崖边。当年在兴庆宫公园,有人没有经验,在湖边给人拍照,光看着前边的,顾前不顾后,后退时不小心,身子一仰就掉到湖里去了。然后浮出水面哭腔哭调的喊,我的照相机是借我舅的呀,咋办呀。当年北柳巷,我有个老同学人很厚道叫做袁焕杰。他父亲袁师傅是西安市有名的修照相机技师。1977年我曾在他家修过照相机,他没收我一分钱。据袁焕杰说,相机掉到水里了,得把相机的把胶皮撕开零部件拆开,然后把那些零部件那些各种小螺丝小齿轮包括细小的油丝都得搁进玻璃碗用汽油泡一泡,然后晾干再重新组装。好在当年的照相机都是纯机械的,不带集成块不带电路。也不牵扯短路。但带皮老虎的相机就比较麻烦,皮腔若被水泡坏就得换。比如海鸥203单镜头平视取景折叠式相机。过去我在西安城区几十年来就没见过樱花。每逢四月底,见到最多的是白色的槐花。现在樱花泛滥了,几乎到处都是,走遍全国各大城市都见得到,而据说是日本樱花。美化环境功不可没。想当年虽没见过樱花,但1974年当知青时有首歌颇流行: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去,见一个小伙子在床上搂着你。当时我抱起孩子只说了一句,说这些家当全都归你。不要你呀不要你。你tmd不是东西。樱桃树下举行的婚礼,你tmd全都忘记。四月的季节,也就是1974年我们那届知青们上山下乡的月份。淡烟微雨的阳春三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那个值得怀念的岁月,葬送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 然后驱车跑了趟雁鸣湖。湖岸边很多鲜花盛开乔木,老妻用软件辨识得知是楸子。好 今天下楼遛弯,在湖边偶遇严老师{:mocs_32:} 阅 好 逛 严老师好文 好 豆浆美女 好 好 好 好 好 拜倒在楼主的小石榴裙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