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念多了好吗?
现在很多研究生、博士找不到工作,大学越好越突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竟然是书念多了,把人念傻了。
跟念书有什么关系?
现在是经济发展到了“瓶颈”,低不成高不就,人力成本已经上来了,干不了低端的活;高端的活,比如集成电路、商业客机、制药等,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又干不了,还受米帝使绊子,在科技创新和教育方面还在模仿,科创产业还比较小。
现阶段的产业还是属于低端,用不了多少科研人员。
走极端不好,步子大了容易扯着淡。
举几个例子。
房地产,不断推高地价,土地财政成了一些地方的续命丸。最后,韭菜少了,接盘侠也赶不上了。
教育,不断扩招,全社会唯学历论,最后发现没有多少就业岗位。
中国人传统的中庸之道被抛弃了,非要不见棺材不落泪。 古希腊某哲学家说过:“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之内,就是你拥有的知识,而圆圈之外,就是未知的世界,你拥有的知识越少,你的圆圈就越小,你便会认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很少;相反,你拥有懂的知识越多,你的圆圈就越大,你便会认为自己很无知。” 当年我要辞职开店创业,有个长辈在国外的大学当教授,他说相信我能做好,但读这么多年书最后回去和老乡抢生意,有什么意义?醍醐灌顶,在能满足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总应该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有些人不去干有些工作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有些人是因为没能力。退一步讲,或许这个人不读这么多书还不如现在。
书念多了总归没什么坏处,比起书呆子,愚昧才是最可怕的。 假如博士搬砖,那没念书的咋办? 反正书念得少没啥好处。 高文凭在人生中升官或者创业或者赚钱的机会是没有文凭的100倍或1000倍,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全民接受教育是社会前进的最大动力,只是我们的内卷让好多人迷失了方向,让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书一定要念,见识不一样,格局不一样,从事的工作也会不一样。有文化,有知识你才有可能从事体面工作。否则,只有上流水线,工地搬砖的份儿。就业困难是暂时的,因为当前经济不景气,况且咱们当前只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 劳斯莱斯照样赔钱,吉利、比亚迪照样迅速扩张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还是要读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