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如何脱掉孔乙己脱不下的那身“长衫”?
本帖最后由 solariz0026 于 2023-3-20 20:46 编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去当知青啊? 你以为,你想去就可以去农村?手无缚鸡之力,谁要你呢?到农村,把你贡着不成? {:mocs_44:} 是不是就要开始了??
写作背景: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 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1911年辛亥革命 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1917年十月革命 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 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 ,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 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一线工人、基层啥时候日子过的比领导好了;工会真正的为工人了,那长衫就脱下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