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杨凌示范区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
为进一步推动杨凌示范区“三区三高地”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研究制定了《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杨凌示范区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近日以省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政策措施》共4部分、17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构筑农业科技人才高地。按照现行比例及时划拨省级补助资金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强其基础类学科建设,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支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支持其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杨凌示范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建立“专家(团队)+产业示范”人才培养引进模式,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并按资助标准予以资助。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人员职务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机制,依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或不低于10的长期使用权,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三项改革”。 二是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共建动物疫病防控等一批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动物重大疫病新型疫苗等一批“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组。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共建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以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等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水平规划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省上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项目总投资的25%予以补助,分年度、分批次5年支持到位。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交流合作。加快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支持杨凌示范区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上合组织农业合作基金,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建设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和粮油作物绿色生产、旱区农业节水“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做大做强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省杂交油菜中心在省内建设一批产业试验示范站(基地),择优授予陕西省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并给予项目经费支持。积极发挥杨凌科技集团作用,尽快激活“管委会+公司”新模式,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向杨凌布局涉农产业。 四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稳妥推进杨凌示范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区校融合发展机制创新,适时调整优化杨凌示范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推进西安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等要素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杨凌流动延伸,加快杨凌武功周至组团发展,推动杨凌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按时下拨“一市一策”区域发展补助资金4亿元,支持杨凌建设“三区三高地”、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秦创原农业板块等,加强对杨凌示范区主导产业、园区经济、重大基础设施、乡村产业振兴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开展“三个年”活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坚持项目化推进、专班化落实,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加大统筹协调、指导支持和督促调度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加快推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区校融合发展,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贡献力量。支持西安建校区了? 西农和杨凌示范区实行两块板子一套人马体制,西农各级干部兼任杨凌各级干部。实行学地合一 就没在我们国家见过在一个镇上发展好的大学。别说镇上,地级市都发展不起来,苏州牛逼吧,苏州大学也仅仅是还可以。其它城市就不说了。 本帖最后由 Aren-E 于 2023-2-15 15:35 编辑
杨凌要是离开西农大就只是个小镇子了,本来融合的就挺好,这次看来力度比较大。对杨凌的城市建设有好处。 中国-杨凌要腾飞了?! 早都应该融合发展了,都到什么时候了黄花菜都凉了 本帖最后由 平淡生活zyd 于 2023-2-15 17:36 编辑
支持杨凌发展,杨凌农业已经打出了知名度,在陕西位置优越,地处西宝中间,应该将杨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农业创新城、农业旅游城,成为陕西的一张靓丽名片,已有基础、特色明显,应该加快建设。 西安投资多少变化也不大,杨凌就不一样了,加大投资效果很快就有了。 本部搬迁到西安是头等大事 杨凌不好发展除了一个大学还有撒 长安不长偏居中 发表于 2023-2-15 14:32
支持西安建校区了?
支持个毛线!在杨凌无论怎样折腾,西农依旧会延续下滑趋势。除去在西安建校区既然不能实现,那么干脆武功和杨凌合并,模仿东莞,组建不设区地级市。就叫杨凌市,与示范区一套班子,搞成全国农业特区。 都到什么时候了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