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婚俗文化体验馆设计
项目占地5000㎡,以“red line”作为线索演绎主题空间,统一的红色成为组织空间的枢纽色彩元素,以不同的手法形态被表达在场地之中。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308/6aad139629b546a4ba9c251da6c1f64c.gif项目位于七夕公园入口处,是集婚姻登记、展示、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仪式体验空间。设计团队借由“婚登处进公园”的建设契机,尝试一种新的空间类型演绎,在具有历史沿革的主题性场所中置入景观建筑。占地5000㎡,建筑面积2388.20㎡。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08/2a838e1e39d9420b9fe63b8027a7e21b.jpeg长安大轴线之上的昆明池处在城市界面向自然过渡的区域,其南北轴线序列由云汉广场衔接商业街逐步向自然水体延伸。场地位于昆明池之畔,北接云汉商业街,南眺秦岭山峦,山水环境与主题空间的共存关系成为设计的切入点。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308/61e22fd8034e48f48bec505f918f7077.jpeghttps://p5.itc.cn/images01/20220308/c051ba2162ae4bf2873fb0a9b7f8598b.jpeg考虑对山水自然格局的回应并形成相互衬托的关系,屋顶的结构造型和连续的线条模拟秦岭山形,屋顶轮廓与山形融汇相映。悠扬的弧形屋檐曲线犹如凤凰扬起的翅膀,暗合诗经“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的主题意向。明确标识性的双人形屋顶形态,也契合了七夕爱情文化主题,使得空间主题与形态达到了统一。https://p1.itc.cn/images01/20220308/f03a57a7aa7243b6bde4924d70e109e7.jpeg双人形屋面构成的主体建筑承载着空间最核心的功能。主体建筑南部依托于建筑主体衍生出的连廊,构成了延展至室外多样化院落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连廊在不同的院落和体量之间随意移动,在不同的空间节点上呈现出不同的与建筑、自然环境的对景关系,漫步其中可不断体验到空间的明与暗、远与近。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308/a52f1c128bea483eb6abb59d9fdf9ec6.png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308/fb2c72f8febd4cc593de6dcb308340c7.jpeg后庭院作为衔接室外的灰空间,延续建筑空间轴线,与镜面水景共同构建中国传统院落的意境,亦可作为户外婚姻讲堂和庭院颁证仪式场地,从功能和体验两个层面将内外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308/095073996a1144659f5945ca3fee9391.jpeg七夕文化与婚俗文化构成了场地的文化主题,如何结合空间、场景予以演绎,也是本次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以“red line”这一概念标示场地的主题性,亦作为线索演绎主题空间。统一的红色成为组织空间的枢纽色彩元素,以不同的手法形态被表达在场地之中。“红线”以“七夕·连理苑”为起点,昭示着主题空间的开端,点明建筑空间场地主题性。https://p9.itc.cn/images01/20220308/a2c6d60e7821403281bd3cfc81935e03.jpeg“龙凤呈祥”镜面水池广场连接入户庭院共同打造场地入口空间。由地面升腾而起的红色线条沿立面直入人字形屋顶,具有强烈的引导性与标识性。镜面水景映射出“redline”的倒影,满天烂漫的云霞与水面相互映衬,独特的双人行屋顶成为定格爱情的标识。https://p5.itc.cn/images01/20220308/32f0f571efa74c6e91298f55292f76d2.jpeg展陈入口处,“redline”则演变成具有很强存在感的构建,犹如一条红色时光隧道,形成具有可识别性的空间。后庭院空间的“red line”装置作为延续建筑轴线的端景,再次强调场地的精神文化主题,是“红线”线索演绎主题空间的高潮。以极简的形式塑造鲜明仪式感的场地,通过镜面水池与月洞门框景共同凝练纯粹的精神性空间,简洁、纯净、直指人心。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08/853c735753ed44d5bfed49fd9e496e49.png在整体的空间性格氛围的塑造上,采用高度凝练的图示语言进行空间主题的传达。与婚姻爱情主题相关的文化信息以抽象的手法化为视觉符号在场所中反复出现,强烈的渲染强调着爱情这一文化主题核心
龙凤呈祥 {:mocs_48:} 多功能 赞 很有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