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霄宝丽 发表于 2022-10-27 11:25:57

审议通过西安市产业倍增工作方案 2026年6大支柱产业产值翻番

26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西安市产业倍增工作方案(2022-2026)》。方案提出目标,到202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6大支柱产业均实现产值翻番,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规模实现倍增 产业质量显著提升西安市将以19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全力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做精文化旅游业。到2026年,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6大支柱产业均实现产值翻番,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大数据、卫星应用等5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5%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万家,优势产业领域创新资源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显著改善我市将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为重点,下力优化产业结构。到2026年,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完善,重点产业领域延链补链取得显著成效,大企业、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高技术、高成长产业板块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集中涌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改善产业生态。到2026年,实现基础设施、公共平台、营商环境等产业配套更加完善,法规、信用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资金稳健投入机制持续完善,产业园区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强化主导产业中流砥柱作用,围绕6大支柱产业出台对应产值倍增计划,做大存量、做优增量。以链长制为工作抓手,梳理产业链龙头企业名单和各环节企业清单,注重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强化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提升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创新载体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信息化改造和管理模式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找准产业短板和缺失环节,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投行思维招商、重点区域招商,引进一批含金量足、含绿量多、含新量高的大企业好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强化新兴产业未来增长引擎作用,依托西安市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进行延伸拓展,瞄准具有重大增长潜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赛道,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大数据、卫星应用等5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相关领域产业倍增计划。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定向招引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和潜力型企业,打造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出台新兴产业领域支持政策,加强对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支持力度。提前谋划布局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做精文化旅游产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供给,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扩大规模、拓展服务领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先进制造企业协作,实现生产与服务的协同创新,建设设备先进、设施完善、服务水平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提升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发挥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强大竞争力,制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深挖产业发展潜力,引导文旅产业向品质化、高端化发展,将文化旅游打造成西安最具品牌效应的特色产业。加快实施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持续扩大“兵马俑”“西安城墙”等世界级文化标识的影响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加快构建“一核两廊八板块”发展格局,推进曲江、临潼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高附加值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龙头企业。加快精品景区建设,推动旅游管理服务智慧化,提升文旅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

346258526 发表于 2022-10-27 12:09:19

112653439 发表于 2022-10-27 12:10:35

产业倍增,目标明确,点赞

天涯1224 发表于 2022-10-27 12:27:06

人潮里 发表于 2022-10-27 12:33:30

你若盛开 发表于 2022-10-27 13:10:00

西安全市动员大会,别光嘴说
空谈误城,实干兴城。当务之急,是动员全市力量,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头号工程来抓紧,要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支撑,不仅是发展经济,带动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也是改善民生,促进增收的明智举措,要着力引进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手机制造,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比亚迪代工小米,立讯精密代工苹果手机整机生产,零部件配套(三星和TCL合资)华星光电智能手机显示屏幕,软板,PCB主板,IC芯片处理器,中芯国际代工高通骁龙,华为麒麟芯片,联发科处理器芯片,紫光展锐移动芯片,三星电子3和5纳米技术代工生产高通骁龙高端芯片,台积电,富士康收购东芝芯片,比亚迪芯片等,锁定招商目标,精准施策招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手机制造达到6000亿产业规模,仅次于深圳,上海,苏州,北京,惠州,成都,重庆,杭州。   力争超越南京,郑州,长沙,武汉,无锡,佛山,广州,宁波,天津。

铁面无私 发表于 2022-10-27 13:36:08

你若盛开 发表于 2022-10-27 13:40:57

空谈误城,实干兴城,别光嘴说,用实际行动
当务之急,全市要动员全市力量,精准招商施策,锁定招商目标,紧扣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手机整机制造。紧盯中芯国际,台积电,三星,富士康东芝,紫光展锐,比亚迪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龙头企业,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比亚迪代工小米等智能手机整机生产,TCL华星光电智能手机显示屏生产,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引进创新企业,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工业制造业是支撑实体经济的主要力量,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消费者电子产品智能手机,芯片等产业,不仅是带动城市区域发展的引擎,更是拉动服务业发展,直接和间接性的创造就业岗位,同时也是改善民生,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要把锁定的招商目标,和我市已落户的企业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集群,当前,我市康佳,创维,彩虹已落户,要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引进TCL家电,华星光电智能手机显示屏幕生产,PCB主板,软板等。整机OPPO,VIVO,华为荣耀,三星等智能手机全力引进整机生产,到2026年形成电子信息5000亿工业产值,仅次于深圳,上海,苏州,北京,杭州,南京,成都,重庆,惠州,东莞。力争超越武汉,长沙,郑州,无锡,宁波,天津,广州,合肥

你若盛开 发表于 2022-10-27 13:43:18

包括和硕,立讯精密代工苹果手机

clover 发表于 2022-10-27 14:24:28

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释放新增项目产能

xayp13858819382 发表于 2022-10-27 15:19:25

政策已制定,抓紧落实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2-10-27 15:50:02

{:mocs_33:}

hezhihe2 发表于 2022-10-27 16:06:01

看看了啊

微红wh 发表于 2022-10-27 23:53:02

支持,加油!

2822061368 发表于 2022-10-29 08:12:38

立即行动起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审议通过西安市产业倍增工作方案 2026年6大支柱产业产值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