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白小丁 发表于 2022-6-17 10:37:40

加强项目节能建设 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习总书记的这篇文章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谈到经济发展就离不开项目,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核心支撑作用,也是区域经济稳投资、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优质项目建设不仅有利于区域各项经济指标的提升、有效加大税收贡献、提高就业率及就业水平、带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更新升级,同时能够增加经济产业竞争力,增强配套服务能力和产业聚集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至此,项目进而转入高质量建设阶段,谋求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培育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项目自身基础条件须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包括项目产业规划前景优、投资体量大、经济效益好、手续齐全、建设规范高、落实安全生产等方面。结合习总书记“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来看,项目高质量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低碳、节能、环保等因素。众所周知,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项目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能源资源消耗也占较高比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都应进行节能评估分析。节能评估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节能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和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开展节能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作为一项节能管理制度,对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节能审查制度自2010年实施以来,在控制能耗不合理增长、提高新上项目能效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项目节能审查还存在项目单位重视程度不高、主动性不够等问题。根据能耗双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强化源头把控,推进精细管理,严格目标责任,提升管理效能,为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提供有力工作支撑。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举措:一是推动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十四五”时期,新增用能空间普遍较为紧张,必须加大存量挖潜力度,统筹用好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增量指标和挖潜腾出的用能指标。将通过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开展能耗产出效益评价等措施,精准掌握用能情况,并据此优化能源要素配置,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及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和项目,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强化节能审查制度,作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结合能耗双控目标进展情况,强化有关工作要求,对于未达到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进度要求的,在节能审查等环节对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切实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原则要求,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进一步加大能耗强度降低指标的考核权重,并合理设置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等。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工作实际,强化对地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要素优化配置等方面的考核,确保工作措施到位、政策力度到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强项目节能建设 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