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66666 发表于 2022-6-2 10:07:32

倡导低碳生活 创造生态家园

本帖最后由 Z666666 于 2022-6-2 11:03 编辑

          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
       榆林市榆阳区人事信息中心【张珍】
       新的世纪,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日益遭受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浩劫,导致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等。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人类正面临着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短缺的现状。
         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可以从点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去提倡和实践“低碳”生活,把好的经验与建议推广给自己身边的人,将“低碳生活”的绿色概念传递给每个家庭,营造全社会节能减碳的环保氛围,争做节能减碳的宣传者。为此我们必须有如下意识:
      (一)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逐渐增长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
       (三)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
      (四)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的;是无主的,谁采谁有的。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
   (五)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六)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人们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
   (九)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人们的亲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能减碳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倡导低碳生活 创造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