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yuyu 发表于 2022-4-20 22:12:09

2022年中央预算对陕西转移2887亿元

1.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一是限制开发的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二是生态功能重要的京津冀、海南以及长江经济带等相 关地区;三是国家级禁止开发区域。992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均超50亿;2.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一是明确责任。根据预算法和现行 分税制财政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由省级政府确定,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的责任主体为省级政府,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二是健全机制。通过提高保障标准、完 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建立县级基本财力 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县级财政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优化 财力分布格局。三是强化管理。引导县级政府改进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优化支 出结构,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全面落实保障责任,切实履行基层政府职能;依法实施 - 5 - 收入征管,清理财税优惠政策,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四是注重绩 效。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绩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县级财 力均衡度和县级财政管理水平,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滞后 的地区予以批评和处罚。五是保障民生。动态调整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增强困 难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重大民生政策,把党中央、国务院对人 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合计3360亿,四川、河南超200亿,河北180亿。3. 资源枯竭城市转:资源枯 竭城市转移支付采用因素法分配,补助额度由资源枯竭城市补助、独立工矿区和采煤 沉陷区补助等组成。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中央财政建立了考核机制,根据考 核情况予以相应的奖惩。合计223亿,黑龙江、吉林、辽宁超10亿。4. 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象为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等 5 个民族自治区和青海、云南、贵州等 3 个财政体制上视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待的省份,以及吉林延边、甘肃临夏等 8 个非少数 民族省区管辖的民族自治州)、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合计3288亿,广西、云南、贵州超250亿。5.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按因素法分配,用于生猪调出大县奖 励、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和省级统筹奖励。其中: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方面,根据过 去三年年均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三个因素,对生猪调出大县前 500 名给予支 持;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方面,根据过去三年年均牛羊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三 个因素,对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等 5 省(区)牛羊调出大县前 100 名 给予支持;省级统筹奖励资金方面,根据过去三年年均生猪出栏量等因素对各省 (区、市)给予支持;合计37亿,内蒙、河南四川超2.5亿。6.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等按因素法进行分 配。首先按照中西部地区 90%、东部地区 10%(适当向困难省份倾斜)的区域因素确 定分地区资金规模,在此基础上再按基础因素(权重 80%)、投入因素(权重 20%) 分配到有关省份。合计230亿,广西、四川、湖南、河北超2.5亿。7. 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原连片特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改善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从 2021 年起,补助资金支持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域普通高中,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合计70亿,广西、湖南、河南超2.5亿。8.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 助培训期间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具体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等按因素法进行分配。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权重 80%)、投入因素(权重 20%);合计22亿,河南、河北、湖南超1.3亿。9. 特殊教育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特殊教育教学专 用设备设施和仪器,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含孤独症儿童教育中心)建设,以及开展 送教上门、推进融合教育等,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权重 80%),投入因素(权重 20%);合计5亿,江西、山东、广东超0.2亿。10. 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一是支 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健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 展需求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机制,引导地方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地方高校持续 健康发展。二是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地方高校薄弱 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推进中西部地 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三是支持地方高校聚焦内涵式发展,进一步聚焦人才培 养和特色办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四是按 照国家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支持地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合计394亿,河南、四川、河北超18亿。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用于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等。该项资金实施期限根 据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策等确定。2020 年起,该项资金名称调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合计8.26亿,福建、浙江、山东超18亿。12. 就业补助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分为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建设补助两类。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 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支出。公共就 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用于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支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按比例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 之间进行划分,具体划分比例根据年度就业整体形势和就业工作任务等情况确定。中央 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按比例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划分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分配时实行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绩效因素和重点工作 因素。其中:基础因素权重为 35%,投入因素权重为 15%,绩效因素权重为 15%,重点工 作因素权重为 35%;合计617亿,河南、河北、四川超22亿.13. 基本养老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助经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补助经费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补助经费三部分。中央财政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合并为城乡居民 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按照文件规定,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 养老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 地区给予 50%的补助;合计10155亿,四川、辽宁、河南、湖北超690亿.14.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由各地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孤儿 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支出。合计1547亿,四川、云南、甘肃超76亿.15.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中央财政按国家公布的 年度政府补助标准对各省实行分档补助:第一档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 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 分担 80%;第二档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海南 10 个省,中央分担 60%;第三档包括辽宁、福建、山东 3 个省,中央分担 50%; 第四档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 4 个省(直辖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 深圳 5 个计划单划市,中央分担 30%;第五档包括北京、上海 2 个直辖市,中央分 担 10%;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规定比照享受相关区域政策的地区继续按相关规定执行;合计3824亿,四川、山东、湖南、河北超180亿.16. 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对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 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给予救助。为支持地方建立并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中央财政 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疾病应急救助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各地补充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城 乡医疗救助主要是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对其难以负担的个人自付 费用给予补助。为解决“三无病人”、“路倒病人”等紧急救助问题;合计297亿,云南、贵州、甘肃超21亿。1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原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项目中划入的健康素养促进、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 合、卫生应急、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内容。合计91亿,河北、山东、陕西、江西肃超21亿。18. 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合计91亿,安徽、河北、江西、云南超3.24亿。19. 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农村部分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补助、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补助、计划生育家庭特 别扶助制度补助等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合计154亿,辽宁、江苏、四川肃超8.4亿。20. 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需 根据绩效考核结算;二是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补助资金需根据当年实际招收情况结算; 三是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和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补助资金按因素法下 达,需要考虑各地工作任务、绩效情况等因素,目前暂无法完全落实到各地区。合计352亿,河北、广东、云南超11亿。21.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将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林业补贴、森林公安、国有林场改革等方面的原林业补助资金整合为林业改革发展资 金。 根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该项资金为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主要用于 森林资源管护、国土绿化、湿地等生态保护、林长制督查考核奖励方面。合计553亿,内蒙、四川、云南超35亿。22.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现已覆盖 三大粮食作物、天然橡胶、油料作物等 16 个大宗农产品及 60 余个地方优势特色农 产品,基本涵盖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大宗农产品,补贴区域覆盖全国, 补贴比例逐步提高,并根据区域和险种情况实施了差异化补贴政策。2021 年,经国务 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财政在 13 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扩大三大粮食作物 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由“保物化成本”的初级 阶段逐步进入“保完全成本”、“保种植收入”的新阶段,让投保农户实现“旱涝保 收”,持续为我国老百姓饭碗里的主要粮食品种保驾护航。中央财政出台政策,明确 自 2022 年起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稻谷、小麦、玉米、棉花、马铃 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胶、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等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 由 35%或 40%统一提高至 45%。合计416亿,内蒙、湖南、河南超27亿。23.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整合原现代农业生产 发展资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基础上设立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一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二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三 是产业融合有效推进,四是提升农业经营创新力。合计2212亿,黑龙江、山东、河南超100亿。24. 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动物疫病开展强制免疫、免疫效果监测评价、疫病监测和净化、人 员防护等相关防控措施,以及购买防疫服务;发放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国家重点动物 疫病过程中被强制扑杀动物的补助;支持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合计69亿,山东、河南、四川、内蒙超4亿。25.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财政部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 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用于高效节水灌溉部分,设立农田建设补 助资金,支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推进高 标准农田建设;合计865亿,山东、河南、黑龙江超37亿。26.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与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 后期扶持基金)共同使用,用于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政 策目标是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采用直接补助和项目 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予以补助,有力助推了移民群众稳得 住、能发展、可致富;合计78亿,湖南、湖北、四川超4亿。27. 粮食风险基金:粮食风险基金 对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平稳、增强应对粮食供求波动的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粮食 储备利息费用保障率、粮食储备到位率、库存数量真实率等核心指标预计均可达到预 期目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粮食政策性财务挂账利息负担,促进了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合计180亿,黑吉辽超13亿。28. 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支出;界河桥梁(隧道)、 边境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管理设施、国家级口岸公路支出;普通省道、农村公路支 出;综合交通运输支出;重要内河水运支出;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交通运输安全应急 保障支出;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支出;国务院批准同意用于交通运输的其他支出。合计3498亿,四川云南西藏超300亿。29. 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每年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新增的成品油消费税收入中安排资金,支持地 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债务偿还完 成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收费公路的养护。补助资金支出范围包括:人员安置经费补 助支出、普通公路养护支出等。合计200亿,云贵川超11亿。30. 电信普遍服务补助资金:一是行政村、边疆地区、海岛(礁)等地区开展光纤或 4G 等宽带网络建设; 二是试点承担企业对行政村试点项目提供 6 年运营维护保障,对边疆、海岛(礁)试 点项目提供 10 年运营维护保障;三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电信普遍服务其他重点 工作。合计20亿,川辽黑超28亿。31. 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中央补助资金政策内容不断丰富完善,逐步形成覆盖 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内容的政策支持 体系,推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更好发挥作用。合计708亿,辽黑川超28亿。32.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对象范围调整为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包 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 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以及农村低保边缘家 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合计62(98)亿,滇川甘超2.8亿。33. 食品药品监管补助资金:资金支持项目包括安全监管和能力建设两大类。安全监 管类项目主要支持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抽验、检测、稽查打假、安全科普宣传 等。能力建设类项目主要支持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能力建设、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能 力建设、应急体系建设、监管队伍能力建设等。该项资金有效地支持地方完善和加强 “四品一械”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企业监管力度,加大 对食品药品犯罪打击力度,提高基层监管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基层执 法装备及检验检测设备配备水平。合计21亿,川粤豫超1亿。34. 城市管网及污水治理补助资金:“十四五”首批 20 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并完成了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 中西部地区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政策的收尾工作;合计150亿,苏粤陕甘超8.6亿。35. 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包括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 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 3 个使用方向。各地区可予补贴的创业担保 贷款贴息及奖励性补助资金需求、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平均余额;合计107亿,赣云甘超7.5亿。36. 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一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 复工程,着眼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支撑区、生态问题突出区,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 重点生态地区进行系统性、整体性修复,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整体提升生态系统 质量和稳定性。二是开展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实施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 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逐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 能。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方面,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区域生态系 统质量和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山水林田湖草冰沙整体系统保护修复的理念深入 人心,初步探索出综合治理新路径,积累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生态保 护修复经验。合计170亿,鲁疆甘超10亿。37.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补助资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基金注资、地 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以及其他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方面的支出。38.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补助资金:2018 年起中 央财政设立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补助资金。39. 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项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装备制 造业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弥补去产 能、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包含蒙85亿。40. 基建支出:主要用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性 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合计4950亿,川豫皖超173亿。41. 民航发展基金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场航线补贴资金:用于地方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中小机场补贴、基建贷款贴息、支线航空补 贴、教育培训专项、安全能力建设专项等。合计173亿,川粤云超11亿。42.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地方资金:电影专资按 照 4:6 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使用范围包括:资助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改 造,资助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资助重点制片基地建设发展,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发行 和放映,资助国产电影对外交流和推广等;3.55亿。43. 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补助地方资金:三峡水库库区基金、跨省际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大中 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等三项收入,主要用于水库移民 生产生活补助,支持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水库 移民的其他遗留问题。实施期限为长期实施。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采用直接补助和 项目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予以补助,有力助推了移民群众稳 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合计356亿,颚豫鲁超11亿。44. 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资金:彩票 公益金分配政策是:中央与地方按 5:5 比例分配,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收入按 60%、 30%、5%和 5%的比例分配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民政部和国家 体育总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主要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红十字事业、 残疾人事业、医疗救助、教育助学、法律援助等社会公益事业。民政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资金 25.8 亿元;民政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资金 25.8 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 22.95 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 20 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 2.83 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 10.95 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19.63 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 29.28 亿元;合计190亿,冀赣臧超7亿。

2022年中央对陕西转移2887亿元,其中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相对比较偏少,医疗类转移有优势。


shuyuyu 发表于 2022-4-21 11:02:16

本帖最后由 shuyuyu 于 2022-4-21 11:35 编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陕西人口3592.90万人口排行16名、面积20.56万平方米排行11名、2021年GDP2.98万亿排行14名,人均GDP7.54万元排行15;以下是大部分中央转移资金数据:
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总转移金额 992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均超50亿,陕西36.37亿排行11名;
2.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合计3360亿,四川、河南超200亿、河北180亿,陕西110亿排行15名。
3.资源枯竭城市转合计223亿,黑龙江、吉林、辽宁超10亿,陕西4亿排行15。
4.老少边穷地区合计3288亿,广西、云南、贵州超250亿,陕西69.79亿排行15。
5.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合计37亿,内蒙、河南、四川超2.5亿,陕西0.23亿排行18。
6.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合计230亿,广西、四川、湖南、河北超2.5亿,陕西8.5亿排行9。
7.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合计70亿,广西、湖南、河南超2.5亿,陕西2.32亿排行12。
8.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合计22亿,河南、河北、湖南超1.3亿,陕西0.82亿排行11。
9.特殊教育补助资金合计5亿,江西、山东、广东超0.2亿,陕西0.17亿排行8。
10.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合计394亿,河南、四川、河北超18亿,陕西14.15亿排行9。
1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合计8.26亿,福建、浙江、山东超18亿,陕西0.29亿排行14。
12.就业补助资金合计617亿,河南、河北、四川超22亿,陕西16.17亿排行9.
13.基本养老金合计10155亿,四川、辽宁、河南、湖北超690亿,陕西37亿排行13.
14.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合计1547亿,四川、云南、甘肃超76亿,陕西49亿排行14.
1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合计3824亿,四川、山东、湖南、河北超180亿,陕西129亿排行12名.
16.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合计91亿,河北、山东、江西肃超21亿,陕西11.1亿排名10。
17.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合计91亿,安徽、河北、江西、云南超3.24亿,陕西22.3亿排名12。
18.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辽宁、江苏、四川肃超8.4亿,陕西3.19亿排行14。
19.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合计352亿,河北、广东、云南超11亿,陕西9亿排行13。
20.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合计553亿,内蒙、四川、云南超35亿,陕西19亿排行15。
21.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合计416亿,内蒙、湖南、河南超27亿,陕西8.14亿排行19。
22.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合计2212亿,黑龙江、山东、河南超100亿,陕西41亿排行20。
23.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合计69亿,山东、河南、四川、内蒙超4亿,陕西0.93排行20。
24.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合计865亿,山东、河南、黑龙江超37亿,陕西15.89亿排行19。
25.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合计78亿,湖南、湖北、四川超4亿,陕西2.35亿排行19。
26.粮食风险基金合计180亿,黑龙江、辽宁、吉林超13亿,陕西3.23亿排行17。
27.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合计3498亿,四川、云南、西藏超300亿,陕西46.8亿排行30。
28.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合计200亿,云南、贵州、四川超11亿,陕西7.34亿排行11。
29.电信普遍服务补助资金合计20亿,四川、辽宁、黑龙江超28亿,陕西0.44亿排行12。
30.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合计708亿,辽宁、黑龙江、四川超28亿,陕西18.2亿排行15。
31.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合计62(98)亿,云南、四川、甘肃超2.8亿,陕西0.83亿排行11。
32.食品药品监管补助资金合计21亿,四川、广东、河南超1亿,陕西0.62亿排行25名。
33.城市管网及污水治理补助资金合计150亿,江苏、广东、陕西、甘肃超8.6亿。
34.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合计107亿,江西、云南、甘肃超7.5亿,陕西4.9亿排行12。
35.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合计170亿,山东、新疆、甘肃超10亿,陕西1.47亿排行33亿。
36.基建支出合计4950亿,四川、河南、安徽超173亿,陕西148亿排行9。
37.民航发展基金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场航线补贴资金合计173亿,四川、广东、云南超11亿,陕西6.36亿排行15。
38.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补助地方资金合计356亿,湖北、河南、山东超11亿,陕西6.61亿排行18。
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资金合计190亿,河北、江西、西藏超7亿,陕西4.5亿排行12名。
39.产粮大县奖励资金506亿,黑龙江、河南、安徽超过27亿,陕西4亿排行25名(21年数据);
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陕西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薄弱,粮食产量补助资金、粮食风险基金、农田建设基金、生猪(牛羊)调出奖励资金排行基本在19名之后,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3年比较少、 三大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少、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 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奖励资金少(原因灌溉系统发展缓慢、农田道路标最低、农机收种普及率查);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排行全国第30名。

吟成一首压全唐 发表于 2022-4-21 11:53:40

吟成一首压全唐 发表于 2022-4-21 11:54:48

吟成一首压全唐 发表于 2022-4-21 11:57:33

吟成一首压全唐 发表于 2022-4-21 12:03:27

googlee 发表于 2022-4-21 13:52:35

应该按照对国家的贡献来转移支付,陕水北调,陕气东输,陕电东送,陕煤南运。。。。如都按市场价而不是所谓协议价,大大超过了转移支付的金额,央企在陕开采资源,但却不是陕西的税源。

芷岸兰汀 发表于 2022-4-21 13:57:10

豆梓 发表于 2022-4-21 17:57:02

各方面也是协调优化起来                                                                                    https://ballvi.cn/zz.swf

shuyuyu 发表于 2024-12-17 08:55:15

本帖最后由 shuyuyu 于 2024-12-17 14:50 编辑

=(23年实际支出亿元、24年预算亿元)
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一是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二是生态功能重要的京津冀、海南以及长江经济带等相关地区;三是国家级禁止开发区域。1091.亿元
亿元:四川(65.77、58.19)、贵州(79.00、68.73)、云南(71.81、63.07)、甘肃(89.65、77.95),四省均超65亿元;
2.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一是明确责任。根据预算法和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由省级政府确定,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二是健全机制。通过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县级财政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优化财力分布格局。三是强化管理。四是注重绩效。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绩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县级财力均衡度和县级财政管理水平,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滞后的地区予以批评和处罚。五是保障民生。动态调整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增强困难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重大民生政策,把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合计4462亿元,四川(270.83226.83)、河南(314.97、256.59),河北(243.93、197.75),三省超过240亿元。
3.资源枯竭城市转: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采用因素法分配,补助额度由资源枯竭城市补助、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补助等组成。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中央财政建立了考核机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相应的奖惩。合计222.9亿元,黑龙江(25.17、22.65)、吉林(17.11、15.40)、辽宁(21.61、19.45),三省超过超17亿元。
4.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象为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等5个民族自治区和青海、云南、贵州等3个财政体制上视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待的省份,以及吉林延边、甘肃临夏等8个非少数民族省区管辖的民族自治州)、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合计3540.79亿元,内蒙古(218.20、209.71)、云南(405.87、381.79)、贵州(313.09、297.66
)、广西(329.10、312.27),新疆(358.04、336.93)四省超过超218亿元。
5.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按因素法分配,用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和省级统筹奖励。其中: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方面,根据过去三年年均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三个因素,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给予支持;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方面,根据过去三年年均牛羊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三个因素,对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等5省(区)牛羊调出大县前100名给予支持;省级统筹奖励资金方面,根据过去三年年均生猪出栏量等因素对各省(区、市)给予支持,合计37亿元,内蒙(2.33、2.38)、河南(3.9、3.51)、湖南(4.18、3.77)、四川(3.82、3.44)、云南(2.36、2.13),5省超2.5亿元。
6.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等按因素法进行分配。首先按照中西部地区90%、东部地区10%(适当向困难省份倾斜)的区域因素确定分地区资金规模,在此基础上再按基础因素(权重80%)、投入因素(权重20%)分配到有关省份,合计250亿元,河北(13.56、12.20)安徽(12.57、11.31)、四川(18.43、16.59)、贵州(13.23、11.91)、云南(13.34、12.01)河南(20.35、18.32)广西(14.87、13.38)陕西(11.57、10.41),8省超10亿元。
7.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因素法进行分配从2021年起,补助资金支持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域普通高中,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合计100亿元,河北(5.43、4.89)、河南(5.38、4.84)、广西(14.87、13.38)贵州(7.02、6.32)、云南(7.35、6.62)新疆(3.73、3.368),6省超10亿元。
8.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具体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等按因素法进行分配,合计22亿元。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权重80%)、投入因素(权重20%);合计22亿元,河北(1.47、1.32)、河南(2.60、2.34)、湖南(1.27、1.15)、广西(1.27、1.15)、四川(1.46、1.32)、贵州(1.28、1.15)、云南(1.34、1.21)新疆(1.14、1.03)等8省超10亿元。
9.特殊教育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特殊教育教学专用设备设施和仪器,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含孤独症儿童教育中心)建设,以及开展送教上门、推进融合教育等,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权重80%),投入因素(权重20%);合计5亿元,河北(0.22、0.19)、江苏(0.24、0.22)、河南(0.26、0.24)、广东(0.26、0.24)、四川(0.26、0.23)均超0.2亿元。
10.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一是支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健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机制,引导地方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地方高校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三是支持地方高校聚焦内涵式发展,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和特色办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四是按照国家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支持地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合计403.87亿元,河北(23.96、21.57)、安徽(26.56、23.91)、江西(21.41、19.26)、河南(39.95、35.95)、湖北(22.89、20.60)、湖南(22.51、20.26)、四川(25.11、222.60)、陕西(18.44、16.5)均超15亿元。
1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用于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等。该项资金实施期限根据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等确定。2020年起,该项资金名称调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合计8.26亿元,浙江(0.48、0.41)、福建(0.55、.56)、山东(0.43、0.40)、河南(0.47、0.48)、广东(0.38、0.38)、四川(0.39、0.3)、贵州(0.43、036)均超18亿元。
12.就业补助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分为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两类。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支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用于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支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按比例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划分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时实行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包括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绩效因素和重点工作因素。其中:基础因素权重为35%,投入因素权重为15%,绩效因素权重为15%,重点工作因素权重为35%,合计667.43亿元.河北(27.65、19.96)、黑龙江(26.34、19.01安徽(26.32、18.27)河南(40.58、28.56)、湖北(41.00、28.86、广西(25.80、17.90)四川(36.91、25.91)、贵州(28.56、19.89)、云南(27.60、19.92)、新疆(25.24、17.49)均超25亿元.
13.基本养老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助经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补助经费三部分。中央财政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按照文件规定,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合计11160.52亿元,河北(640.35、675.69)、黑龙江(713.16、718.62辽宁(865.90、938.03)河南(688.65、761.41)、湖北(709.86、766.46、湖南(562.00、631.33)、四川(950.70、1053.25)均超500亿元.
14.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由各地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支出。合计1566.83亿元,河南(84.78、88.69)、湖南(80.04、77.77)四川(124.35、130.14)、甘肃(99.69、96.02)新疆(81.18、76.93)均超70亿元.
1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中央财政按国家公布的年度政府补助标准对各省实行分档补助:第一档包括内蒙古、广西等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分担80%;第二档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个省,中央分担60%;第三档包括辽宁、福建、山东3个省,中央分担50%;第四档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4个省(直辖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划市,中央分担0%;第五档包括北京、上海2个直辖市,中央分担10%;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规定比照享受相关区域政策的地区继续按相关规定执行;合计4023.88亿元,河北(203.27、215.7)、安徽(238.76、250.2)、山东(217.91、227.59)、河南(373.87、391.79)、湖南(213.21、225.78)、四川(316.24、1331.39)、广西(219.91、230.45)均超200亿元.
16.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对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给予救助。为支持地方建立并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疾病应急救助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各地补充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考虑一般救助需求因素和特殊救助需求因素(重点帮扶县和地方救助工作较重的地区)。合计296.51亿元,安徽(13.73、13.73)、河南(16.57、16.57)、湖北(15.00、15.00)、湖南(12.94、12.94)、四川(23.13、23.13)、贵州(28.33、28.33)、云南(24.34、24.343)、广西(21.59、21.59)均超10亿元
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项目中划入的健康素养促进、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内容,合计765.47,河北(39.78、35.80)、安徽(36.668、33.03)、山东(43.521、39.09)、河南(59.28、53.39)、湖北(33.99、30.59)、湖南(39.33、35.34)、广东(33.86、30.48)、广西(35.87、32.28)、四川(59.61、53.65)、云南(33.39、30.05)均超30亿元。
18.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合计91.15亿元,河北(5.24、4.71)、安徽(4.98、4.47)、山东(5.01、4.49)、河南(8.07、7.22)、湖南(5.20、4.67)、广西(4.99、4.51)、四川(8.19、7.38)、云南(4.91、4.40)均超4亿元。
19.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补助、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补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补助等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合计205.62亿元,辽宁(12.75、12.12)、江苏(11.35、10.79)、山东(20.42、19.37)、湖南(10.73、10.21)、重庆(10.32、9.79)、四川(30.02、28.58)均超10亿元。
20.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需根据绩效考核结算;二是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补助资金需根据当年实际招收情况结算;三是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和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补助资金按因素法下达,需要考虑各地工作任务、绩效情况等因素,目前暂无法完全落实到各地区,合计381.86亿元,河北(16.09、12.43)、浙江(17.27、12.36)、河南(17.19、13.07)、广东(16.86、12.75)、广西(15.58、12.30)、四川(21.61、17.06)、云南(16.59、13.62)均超15亿元。
21.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将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国土绿化、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林业草原支撑保障体系、林长制监督考核奖励等方面。根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该项资金为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合计269亿元,内蒙古(38.67、6.24)江西(24.04、7.54)、湖北(31.59、7.29)、河南(25.35、5.43)重庆(20.12、7.83)、四川(25.95、14.48)、贵州(38.29、25.46)、云南(48.29、16.09)、河南(20.35、18.32)、广西(20.77、4.77)陕西(11.57、10.41)均超5亿元。
22.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现已覆盖三大粮食作物、天然橡胶、油料作物等大宗农产品,三大粮食投保覆盖面积不低于70%。合计545.11亿元,河北(22.65、26.894)、内蒙古(36.67、43.54)、黑龙江(23.23、27.58)、江苏(20.27、24.07)、安徽(26.62、31.60)、山东(27.62、32.80)、河南(33.31、39.56)、湖南(21.22、25.19)均超25亿元。
23.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整合原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基础上设立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一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二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三是产业融合有效推进,四是提升农业经营创新力。合计497.48亿元,河北(25.89、18.38)、山东(40.44、28.71)、河南(28.10、19.95)、、内蒙古(31.06、22.05)均超18亿元。
24.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主包括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动物疫病补助、水利救灾三个支出方向。政策目标主要是支持受灾地区恢复农业生产,保障水利设施安全运行,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推进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合计188.12亿元,河北(16.36、3.4)、山东(8.30、4.99)河南(10.33、4.39)、、湖北(10.33、4.39)、湖南(6.37、2.88)均超2.8亿元。
25.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耕地地力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盐减地综合利用试点、黑土地保护、耕地轮作休耕、耕地质量提升等,1894.34亿元;河北(110.33、82.69)、黑龙江(232.46、158.42)、吉林(132.49、95.80)、山东(123.61、96.83)、河南(158.4、129.7)、内蒙古(123.13、81.19)、四川(115.3、285.89)均超500亿元.
26.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与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共同使用,用于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政策目标是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采用直接补助和项目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予以补助,有力助推了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合计78.4亿元,湖南(8.01、7.99)、湖北(6.50、6.48)、广西(6.93、7.02)均超7亿元。
27.粮食风险基金:粮食风险基金对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平稳、增强应对粮食供求波动的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粮食储备利息费用保障率、粮食储备到位率、库存数量真实率等核心指标预计均可达到预期目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粮食政策性财务挂账利息负担,促进了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合计202.13亿元,河南(15.52、14.46)、四川(12.95、11.62)、吉林(19.19、19.17、黑龙江(22.7、22.7)均超12亿元。
28.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支出;界河桥梁(隧道)、边境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管理设施、国家级口岸公路支出;普通省道、农村公路支出;综合交通运输支出;重要内河水运支出;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支出;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支出;国务院批准同意用于交通运输的其他支出。合计3205.02亿元,河南(143.21、153.85)、新疆(314.10、313.9)、四川(242.65、285.92)、贵州(233.56、207.82)、云南(174.86、159.86)、西藏(392.39、372.39)均超153亿元。
29.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每年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新增的成品油消费税收入中安排资金,支持地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债务偿还完成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收费公路的养护。补助资金支出范围包括:人员安置经费补助支出、普通公路养护支出等。合计200亿元,内蒙古(12.66、12.70)、江西(15.11、14.62)、四川(18.89、14.02)、贵州(11.45、10.65)、云南(9.99、13.56)均超12亿元。
30.电信普遍服务补助资金:一是行政村、边疆地区、海岛(礁)等地区开展光纤或4G等宽带网络建设;二是试点承担企业对行政村试点项目提供6年运营维护保障,对边疆、海岛(礁)试点项目提供10年运营维护保障;三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电信普遍服务其他重点工作。合计20亿元,四川(1.42、1.54)、贵州(0.71、1.20)、云南(1.72、2.40)、西藏(2.93、4.85)均超1.2亿元。
31.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中央补助资金政策内容不断丰富完善,逐步形成覆盖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内容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更好发挥作用。合计707.80亿元.江西(51.87、31.12)、山东(36.13、21.68)、河南(46.50、27.90)、湖北(44.46、26.68)、湖南(40.85、24.05)四川(47.05、28.23)均超26亿元。
32.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对象范围调整为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以及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合计41.60亿元,四川(9.47、6.40)、贵州(4.45、3.00)、云南(8.66、5.85))、陕西(3.68、2.48)、甘肃(3.75、2.53)均超2.0亿元。
33.食品药品监管补助资金:资金支持项目包括安全监管和能力建设两大类。安全监管类项目主要支持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抽验、检测、稽查打假、安全科普宣传等。能力建设类项目主要支持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能力建设、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能力建设、应急体系建设、监管队伍能力建设等。合计21.52亿元,河北(0.95、0.95)、安徽(0.90、0.90)、河南(1.12、1.12))、广东(1.08、1.08)、四川(1.11、1.11)均超0.9亿元。
34.城市管网及污水治理补助资金:“十四五”首批20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并完成了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政策的收尾工作;合计150亿元,河北(7.12、8.47)、河南(7.12、8.47)、湖北(7.12、8.47))、、陕西(7.59、8.76)均超过8亿元。
35.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包括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3个使用方向。各地区可予补贴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励性补助资金需求、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平均余额;合计107.33亿元,安徽(4.97、4.80)、江西(6.28、6.44)、山东(5.33、5.43)、湖北(15.1、15.85)、云南(14.02、14.69)、甘肃(8.40、8.95)均超5亿元。
35.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一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着眼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支撑区、生态问题突出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重点生态地区进行系统性、整体性修复,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二是开展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实施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逐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方面,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山水林田湖草冰沙整体系统保护修复的理念深入人心,初步探索出综合治理新路径,积累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修复经验。合计172亿元,山西(6.2、12.80)、辽宁(2.10、10.40)、吉林(6.1、12.90)、海南(4、9)均超9亿元。
36.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补助资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基金注资、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以及其他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方面的支出120亿元。
37.民航发展基金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场航线补贴资金:用于地方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中小机场补贴、基建贷款贴息、支线航空补贴、教育培训专项、安全能力建设专项等。合计275.82亿元,浙江(5.76、14.61)、广东(7.41、16.95)、四川(15.03、21.94)、云南(6.81、16.11)、新疆(13.16、37.34)均超14亿元。
38.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补助地方资金:三峡水库库区基金、跨省际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等三项收入,主要用于水库移民生产生活补助,支持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水库移民的其他遗留问题。实施期限为长期实施。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采用直接补助和项目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予以补助,有力助推了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合计359.73亿元,江西(20.60、15.50)、山东(25.31、18.76)、河南(23.27、16.97)、湖北(29.13、20.18)、广东(20.60、15.19)、湖南(35.62、25.93)、广西(26.30、20.17)均超15亿元。
39.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资金:彩票公益金分配政策是:中央与地方按5:5比例分配,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收入按60%、30%、5%和5%的比例分配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主要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红十字事业、残疾人事业、医疗救助、教育助学、法律援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合计253.18亿元亿元,河北(9.70、12.50)、福建(8.5、11.09)、江西(10.33、13.40)、河南(9.94、11.55)、广西(8.52、9.62)、广东(8.19、11.25)、四川(8.63、10.40)、山东(8.63、10.40)均超9亿元。
40.基建支出:主要用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合计5000亿元,上海(207.93、166.34)、安徽(241.07、177.36)、湖北(235.88、177.70)、四川(385.24、308.2)、云南(219.87、175.90)西藏(216.49、173.20)均超166亿元。
41.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补助资金:201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补助资金200亿元。
42.东北振兴专项转移支付:项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弥补去产能、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包含蒙35.5亿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中央预算对陕西转移28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