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1 15:25:31

高五幸:给“娃”起名字——出版《灞上系列文集》感言

本帖最后由 高五幸 于 2021-11-21 15:29 编辑

给“娃”起名字

——出版《灞上系列文集》感言

高五幸


在区文化馆参加王定一的《苟解放》新书分享会,门口遇见原区宣传部副部长刘鸣仓,刘鸣仓握着我的手说:“你写的小小说、散文人爱看,整理整理出本书,出来后,先给我弄一本!”


是刘鸣仓让我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当我把这个愿望告诉给洪庆文化协会秘书长苏西民,这位老兄看着《美篇》几个作品集说,“一堆盖房子的材料,檩、椽、搭搭子,要整理,我来当这个匠人。”


朋友间的情份莫过于迷茫中的指路和雨中的送伞。真挚无私的鼓励,让我增加了这个方面的勇气。


想我一生,鸡娃子命,12岁没了妈,上学上到初中,就回到了家乡务农。是生活逼得我爱上了看书写作,也得益于写写划划,18岁走出了村,到公社、乡镇企业、区土地局以致于到现在的新城区康复路“打工”,一直干得“晃桌子腿”营生。半个世纪,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少时自奔前程,娶媳妇盖房。稍大一点,生儿育女,奔波生活,常为“五斗米”发愁。命之使然,多回“转正”的好事与我失之交臂,以致于到现在还吃着“颗颗粮。”老伴患大恙后十一年又三个月遭遇,让我见识了“喇叭是铜锅是铁”的厉害。跌跌撞撞中,使我学会了坚韧,懂得了坚强,选择了坚持。


生活中不乏有美,而需要一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艰难的生活环境,跌宕的生活阅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全部都是坏事。以前基本上都是为生计、为单位的事情忙,2017年5月在公交上偶遇白来勤,是他让我拾起了自信,开启了创作之航。


捧着由苏西民、苗双喜编辑打印、在官网上发表过的散文、小说、诗歌等三本厚厚的书稿,心潮澎湃,泛起了前所末有的温暖和激动。


“该给‘娃’起个名字了。”苏西民兄蔫蔫的说。


“起个啥名字好呢?”我想到,灞桥古称"灞上。”谢王村、陆旗营一带在汉朝末曾是"灞上”的过址,我们新寺村处在这两个村的“夹夹”,我生于斯长于斯,小文写的大多是这地方上的人和事、景与色和发展变迁,体现一下地域标识,生我养我的新寺村现在被拆了,也该给后裔留点念想,散文集便取名《灞上烟火》,这样,小说集《灞上人家》、诗歌集《灞上之歌》的书名便应运而生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出书得到朋友们的全力携助:王季庆老兄自告奋勇设计题写书名;家乡有名气的作家白来勤、翟孝章、李胜利,华商报资深记者、作家程斌,陕西省体育文化协会副主席王科,洪庆文化协会会长路桄畅,忘年之交王丁奇等欣然命笔,不吝笔墨作序跋;老会长刘炳南的关照协调,还有为之默默奉献做“嫁衣裳”的苏西民、关小明、苗双喜等文友,籍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为拙文添彩增辉,帮助我这个“泥腿子”圆了出书的宿梦。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用秃笔歌颂真善美,鞭苔假恶丑,能为世上多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当是我余年努力的目标!







大山深处人家 发表于 2021-11-21 17:03:13

给作者点赞

池阳之阳 发表于 2021-11-21 20:00:07

祝贺高老师的文集出版。此文集是高老师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待之如自己孩子一样呵护喜爱,看不够也爱不够,现在出版了又有庄稼收获后的喜悦与坦然。虽然未曾与高老师谋面,但之前拜读过高老师一些作品,文字朴实接地气,如土地一般踏实,非常喜欢。期待拜读高老师的《灞上系列文集》。再次为高老师新书出版感到高兴。

无所谓的山 发表于 2021-11-21 21:45:42

给我弄一本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1 21:51:00

大山深处人家 发表于 2021-11-21 17:03
给作者点赞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mocs_56:}{:mocs_56:}{:mocs_56:}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1 21:51:45

无所谓的山 发表于 2021-11-21 21:45
给我弄一本

可以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1 21:53:50

池阳之阳 发表于 2021-11-21 20:00
祝贺高老师的文集出版。此文集是高老师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待之如自己孩子一样呵护喜爱,看不够也爱不够, ...

谢谢老师的雅评鼓励!

田于兰 发表于 2021-11-22 01:01:42

好事。有意义!点赞。

陕西霸王 发表于 2021-11-22 01:40:34

请收下我的膝盖

人潮里 发表于 2021-11-22 09:36:38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2 10:06:48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2 11:57:02

田于兰 发表于 2021-11-22 01:01
好事。有意义!点赞。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2 16:33:12

生活中不乏有美,而需要一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2 21:20:15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高五幸 发表于 2021-11-23 07:25:14

高五幸老师:你好!
    陈忠实先生说:“作家应关注自己生活的土地,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作是对生活、历史、现实有感受,再深化感受后的有感而作。”你多年来呕心沥血 笔耕不辍,文田耕耘几十年、终于结硕果。“一道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人帮。”在苏西民、白来勤、关晓明、苗双喜等多位老师的鼎力襄助下,终于成书问世,圆了你多年的夙愿梦想。实在是可喜可贺!向你致以衷心的祝贺!
    [强][强][强][玫瑰][玫瑰][抱拳][抱拳][抱拳]

            ——   武 稳 祥
      2021、11、21、晚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五幸:给“娃”起名字——出版《灞上系列文集》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