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宫拾光 | 大明宫里的美丽秘密
爱上初冬映衬下的大明宫遗址区
西安下过今年的第一场雪天气变得更冷了许多植物也进入了“休眠期”反观初冬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未见萧瑟,反而更添韵味
“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秀”秋叶被阳光染成橘色与湛蓝的天空和碧色的太液池相映成趣
午后暖阳洒在树影间
投影出斑驳光点红枫黄叶点缀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卷
凛冬将至,人们避寒的秘诀是添置新衣取暖但花花草草的过冬秘籍 是什么呢?和千千一起
去看看大明宫的美丽秘密吧
牡丹园除杂松土
牡丹雍容华贵,引得唐人大为赞誉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尽城中好物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工人们细心修整牡丹园待到来年花开时节这里定又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的美景
主干空洞治理
开元28年唐政府“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夹道夭桃满,连沟御柳新”“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等诗句都描写出唐都长安街道柳树成荫、果树成行的景况唐朝时城乡道旁就多栽种行道树今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也不例外来年,这些绿意又会为驻足的游人们增添一抹清凉
乔灌木、草坪修剪
唐大明宫在设计时力求殿堂阁楼错落有致林木花卉绿草如茵将设计思想与环境绿化巧妙结合而放眼今天,冬季修剪树木不仅是为了美观有序、错落有致也已经成为防治病虫害为植物保存养分 的重要举措
下沉式树池修整
唐朝时对于都城中轴线上
御街的绿化布置为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溉、沿沟植树今人在冬季绿化养护时
利用下沉式树池进行“冬灌”以减轻冻害、加快肥料腐熟
绿地斑秃治理
昔日的长安城内宅院街道、私家园林、城外四郊便是成块的树木与园林跨越1300多年我们也依旧沿用着这种绿化理念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园林绿化点通过街巷、沟渠林荫线
与城郊的园林绿化面有机地结合形成分布均匀的点、线、面绿化网
唐政府不但重视绿化而且重视对绿化的保护大历八年政府颁令“诸道路不得有耕种及砍伐树木”“如闻并已滋茂,不得有砍伐”这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初心历经千年,代代相传
如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生态环境也日益改善植物愈加繁茂、品种不断丰富这些都离不开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精心养护同时,他们还对苗木定期进行巡查、维护
以确保苗木安全过冬只为了来年绿意更浓、林木茏葱
唐人养护绿植只能亲力亲为而现在我们却还有智慧系统加持除了面面俱到的工人养护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还另有一套别具一格的绿化养护方式那就是“智慧园林管理系统”
位于大明宫文化交流中心的智慧植物墙运用互联网思维、物联网技术智能分析自动控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生态园林相融合重新定义园林景观建设实现对园林绿化的精确管理开创园林绿化e时代
绿云智通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全方位、全过程 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在植物养护、景观控制等方面实现了远程化、数字化、智能化 控制一键操作即可完成浇水、施肥、排水以及补光 等智能养护措施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绿化是城市的名片近年来,大明宫遗址区坚持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绿化把百姓需求作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绿色”厚植古城发展的“最美底色”
向世界展示遗址区的“最靓风景”
如今,漫步在落满银杏的玄武路在树影婆娑的太华南路 信步闲游在景观升级后的自强东路 体会“樱红薇紫香深处”的景致整个大明宫遗址区洋溢着勃勃生机到处修葺一新遗址区为古城轻拂岁月的沧桑透溢盎然的绿意
初冬的微寒带不走遗址区的生机千千诚邀你来大明宫遗址区体会这别有一番滋味的城市绿地
对于城区来说,能拥有这么大一片绿肺,也是非常重要的。 点赞点赞,,
管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