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 发表于 2021-6-21 11:38:20

如何培养更多的袁隆平一样的人

袁隆平院士走了,我们悼念过,缅怀过,不舍过,他的成就依然造福我们一代又一代,但是他的精神我们更应该一代又一代传承,那因着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巨星虽陨落,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心系天下,造福人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学习。据有文章回忆,袁隆平参加完国家科学大会回来后不久,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荣誉纷至沓来。首先他当选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接着,中国作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理事、湖南育种学会副理事长等闪亮的头衔,都纷纷加在他的身上。可是,他还没仔细品味一下荣誉加身的感觉,湖南省委组织部的一位部长就找上了门来,要和他商量入党的问题。这位部长本以为袁隆平会满口答应自己的提议,没想到袁隆平委婉地说:“部长同志,我连党章都没读过,对党的知识也缺乏了解,再加上我自由散漫惯了,这么仓促地入党,恐怕有些不合适!”部长听罢袁隆平的解释,不由得笑道:“有的人挖空心思想要入党,也有人顶着党员的名义,背地里干着以公谋私的勾当,你却觉得自己不够格,你真的让很多不合格的党员汗颜!”这位部长于是想让袁隆平担任湖南省农科院的院长。农科院院长位高权重,属于正厅级的干部。然而,袁隆平听完部长的话,却着急地说:“我是个搞科研的工作人员,一不懂政治,二不会管理,怎么能当农科院院长?当官可比入党还要麻烦!”袁隆平为什么拒绝了,因为他要一心搞科研。如果入党当官,势必要履行责任,他不想被事务工作所绊,只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水稻的杂交育种工作中去。袁隆平先生去世了,在追忆、缅怀之余,我们当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今天,我们如何教育和培养更多的袁隆平一样的人?!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通过对“袁隆平精神”的深度解读,我认为,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出更多的袁隆平,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袁氏纯粹”:人生只为一事来,不当官、不求利,不图虚名,不为自己。做一粒好种子,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培养浇灌,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坚守,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成绩,不负伟大时代,开拓伟大事业。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都要像袁隆平院士一样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热爱党和祖国,热爱人民,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躬行实践,笃定前行。即使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经历各有不同,但只要在岗位上执着坚守,终究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成绩,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期盼厚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培养更多的袁隆平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