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被堵 中欧贸易还有什么路能走?
苏伊士运河被堵 中欧贸易还有什么路能走?图为3月29日恢复移动后的“长赐号”货轮。这艘货轮上周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这条全球航运“大动脉”瘫痪近一周时间。(路透社)Sina WeiboEmail
在苏伊士运河搁浅近一周后,台湾航运巨头长荣旗下的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终于在埃及时间周一早上(新加坡时间29日中午)恢复移动,而它在运河上造成的大堵塞似已缓解,运河恢复通行在望。这次的堵塞再次证明了苏伊士运河作为联通欧洲与亚洲货运“大动脉”的地位。这条衔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长达163公里,宽度约135米,在历史上最远可追溯至古埃及。如今更是在全球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https://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inline_images/20210329/20210329_tt_suez_canal_map-1_Large.jpg苏伊士运河是往来欧洲与亚洲货船的必经之地。(互联网)
通畅时,苏伊士运河每天约有50艘货轮南来北往,单日运载的货物价值介于30亿至50亿美元(下同,约40.4亿至67.4亿新元)。据英国《卫报》与今日美国等统计,苏伊士运河承载了欧亚国家之间80%的货运量、全球12%的货运量以及约2.5%的石油运输。延伸阅读
[*]更多拖船加入救援助长赐号早日脱困 埃及开始为卸货做准备
[*]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 挖泥船挖出相当11个泳池的沙子
在运河此次被堵后,路透社26日引述德国保险公司安联分析,指全球贸易会因此蒙受每周60亿至100亿美元的损失。这次的堵塞也让衔接欧亚之间的贸易路线成为舆论焦点。如果苏伊士运河再次被堵塞,还有什么路线能衔接欧洲与亚洲?这样的路线目前有三条,分别是向南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向北借道北极航线、以及改走陆路,通过中欧班列抵达欧洲。曾经的航线:绕行好望角在苏伊士运河1869年被法国人重建之前,欧亚之间唯一的海上航线是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相较于苏伊士运河,这段航线的航程增加约1万公里。以现代货船12节的航行速度计算,从苏伊士运河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约需12天,而绕道好望角则需41天。在成本上,据中国央视报道,走好望角要多花费300万人民币(约61.5万新元)。https://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inline_images/20210329/20210329_tt_suez_canal_map-2-_afp__Large.jpg从上海到鹿特丹,经苏伊士运河要比绕道好望角快上两周左右。(法新社)
如今仅有部分体积过大,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货船,才会选择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而随着这次苏伊士运河堵塞,好望角这条往日航线再度重回航运业者的视线。全球航运业新闻权威《劳埃德船舶日报》周日(28日)曾报道,指苏伊士运河堵塞后,选择绕行非洲的船只数量正在“激增”。“大多数主要的集装箱运输公司现在让船只改道好望角,并警告接下来供应链将会中断。一些集装箱公司也开始拒绝接受预订。”然而,这也意味着运输成本与船期的陡增,对于业者来说是一笔额外的开销。https://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inline_images/20210329/20210329_tt_suez_canal_3-_blg__Large.jpg“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造成的堵塞,也严重影响了全球贸易活动。(路透社)
未来的航线:北极航线另一方面,随着苏伊士运河堵塞,俄罗斯也趁机推广的北极航线。据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3月25日报道称,俄罗斯提出对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北极航线替代苏伊士运河。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当天在推特上发文称,这条北极航线“有大得多的空间”。不过该推文现已被删除。北极航线指的是指沿俄罗斯海岸线往返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大部分路段位于北冰洋水域,当中一部分只有一至两个月的通航期。但近年因全球暖化的关系,航线的潜力大增。据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8月报道,以从中国上海到荷兰鹿特丹为例,北极航线要比苏伊士运河缩短约两周时间。这对航运公司与贸易衔接来说,都是极大利好信息。https://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inline_images/20210329/20210329_tt_suez_canal_map-3_Large.jpg《金融时报》认为北极航线比传统航线能节省约两周的时间。(《金融时报》)
然而,拥有半官方背景的挪威新闻网站“巴伦支观察者”25日指出,虽然北极航线比苏伊士运河更快,但这条航线的交通流量尚无法与苏伊士运河乃至沿非洲航行的路线相比。除了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外,北极航线目前仍受季节及海上冰层影响,因此依然无法达到全年通行的条件,限制了交通流量。不完全的替代:中欧班列除了海上的航线,中欧之间还有一条陆路的贸易联系,即2011年3月19日开通的中欧班列。这条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加强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商业贸易联系。据新华社今年3月19日报道,中欧班列2020年共开行1.24万列,首次突破万列大关,并已通达欧洲21个国家、92个城市。中国国家发改委2016年曾介绍,中欧班列的运行时间是海运的四分之一,价格约为空运的五分之一,对交货时限有要求的大宗电商产品、轻工业及高科技电子产品运输带来便利。https://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inline_images/20210329/20210329_tt_suez_canal_5_xh_Large.jpg2011年开始的中欧班列虽然无法完全替代海上运输,但也为中欧之间的贸易联系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图为2021年3月19日从重庆始发的中欧班列10周年纪念专列。(新华社)
然而,海运在矿物、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运输,以及货物的运输成本上依然有着陆路无法替代的优势。尽管如此,据央视新闻29日报道,即使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比海运高出50%,中国国内一些国际物流服务平台近日收到关于中欧班列的咨询依然较之前多了一倍。这是因为由于苏伊士运河两端当前等待通航的船舶数量已积压300余艘,恢复通航后,疏散可能还需要数周,严重耽误了货物运输。在北极航线依然受限,绕行好望角太贵太远的情况下,中欧班列作为一种更有保障的陆路运输,成为为数不多的备用选项。苏伊士运河:难以替代的咽喉点https://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inline_images/20210329/20210329_tt_suez_canal__Large.jpg3月28日在进行疏通工作的挖土机与工作船(左)。图右为被困住的“长赐号”。(路透社)
这次的苏伊士运河堵塞了一周后,终于出现恢复通航的曙光固然值得庆贺,但谁能确保未来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呢?而对于全球贸易,尤其是欧亚之间的贸易而言,苏伊士运河毋庸置疑带来了便利。但这次的运河堵塞,却也反映出欧亚之间的货运过于依靠海上贸易线,让运河成为能够掐断世界海运的咽喉点。中欧班列虽然无法完全替代海运,但两者依然可以相辅相成。对于更注重时效性的中小型货物,可以通过陆路往来于欧亚之间;而体积更大的商品则继续使用性价比更高的海运。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来说,中欧班列的运行,不仅从陆路上推动中国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与欧洲的贸易往来,避免过于依靠海上贸易线。一艘台湾巨型货船即可瘫痪一条海上航道,这对中国大陆和全球来说,都是一大警讯。
不完全的替代:中欧班列
除了海上的航线,中欧之间还有一条陆路的贸易联系,即2011年3月19日开通的中欧班列。
这条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加强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商业贸易联系。
据新华社今年3月19日报道,中欧班列2020年共开行1.24万列,首次突破万列大关,并已通达欧洲21个国家、92个城市。
中国国家发改委2016年曾介绍,中欧班列的运行时间是海运的四分之一,价格约为空运的五分之一,对交货时限有要求的大宗电商产品、轻工业及高科技电子产品运输带来便利。
2011年开始的中欧班列虽然无法完全替代海上运输,但也为中欧之间的贸易联系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图为2021年3月19日从重庆始发的中欧班列10周年纪念专列。(新华社)
然而,海运在矿物、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运输,以及货物的运输成本上依然有着陆路无法替代的优势。
尽管如此,据央视新闻29日报道,即使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比海运高出50%,中国国内一些国际物流服务平台近日收到关于中欧班列的咨询依然较之前多了一倍。
这是因为由于苏伊士运河两端当前等待通航的船舶数量已积压300余艘,恢复通航后,疏散可能还需要数周,严重耽误了货物运输。
在北极航线依然受限,绕行好望角太贵太远的情况下,中欧班列作为一种更有保障的陆路运输,成为为数不多的备用选项。 本帖最后由 长安号 于 2021-3-30 08:33 编辑
这次的苏伊士运河堵塞了一周后,终于出现恢复通航的曙光固然值得庆贺,但谁能确保未来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呢?而对于全球贸易,尤其是欧亚之间的贸易而言,苏伊士运河毋庸置疑带来了便利。但这次的运河堵塞,却也反映出欧亚之间的货运过于依靠海上贸易线,让运河成为能够掐断世界海运的咽喉点。中欧班列虽然无法完全替代海运,但两者依然可以相辅相成。对于更注重时效性的中小型货物,可以通过陆路往来于欧亚之间;而体积更大的商品则继续使用性价比更高的海运。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来说,中欧班列的运行,不仅从陆路上推动中国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与欧洲的贸易往来,避免过于依靠海上贸易线。一艘台湾巨型货船即可瘫痪一条海上航道,这对中国大陆和全球来说,都是一大警讯。 尽管如此,据央视新闻29日报道,即使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比海运高出50%,中国国内一些国际物流服务平台近日收到关于中欧班列的咨询依然较之前多了一倍。 期望再新開幾個口岸,僅有的口岸,遠遠不夠! 建议国家将西安到阿拉山口这一段铁路触网进改造,升高。可以通行重型双层集装箱专列。这一段路没有隧道,可以方便改造。
目前一节火车车厢标载60T,一个集装箱才25T。集装箱太轻浪费轨道资源。双层集装箱可以让运输成本下降30%以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