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人文、建筑会给西安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前几天看望朋友去了趟杭州,没有看西湖、赏白堤,而是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沿京杭大运河,从拱宸桥出发溜达了近三十公里,沿运河参观了真正有人文、历史内涵的运河人家,感触颇深!第一,运河不仅是历史所在,更是承载着更新了的现在和未来;第二,运河不仅是景点,更是运河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依托;第三,运河不仅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更是繁花热闹,人气爆满!而我们号称八水绕长安,目前渭河、沣河等流域的环境、卫生面貌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河边边也建了些公用设施和仿古的毛房房,但我们的河流文化、历史,曾经繁盛的经济从哪里能体现出来呢?所以借图说西安,抛砖引玉,希望网友们能各抒己见,并对我的看法批评指正,共同为大西安的发展出谋献策!谢谢了!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6768.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6814.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6871.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6938.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6992.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7048.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7097.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7148.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7211.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7264.jpg
https://pic.app.ixian.cn/20191228_615410_1577517907314.jpg
确实很不错,很有江南风情 没有参考价值,地域历史文化差别很大!西安不适合南方小桥流水风格,历史遗迹存留大不相同。西安河流水量不足维持小桥流水。西安应该研究适合自己的景观设计。
很实用的文章,让我学到了很多~~ 长安城下 发表于 2019-12-28 23:04
很实用的文章,让我学到了很多~~
谢谢打赏鼓劢!
我从自身水务水资源角度来回答一下楼主。首先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5倍,直到今天都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流域面积和流量与咱关中的几条河流不是一个量级的,改造后河宽50m,水深3m,是仅次长江的第二黄金水道。而渭、沣、浐、灞等几条河,除渭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外流量还可以(也是相对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其余几条虽都为长流水,但枯水期流量很小,丰水期多为泄洪,所以对城市段的治理是拦砂坝(或橡胶坝)抬高水位,蓄出一定流域面积后进行美化提升(定期清淤改造),可参考灞河公园、浐河路段及浐灞锦江国际下浐、灞交汇入渭口景观。流量决定了承担的责任,西安的几条河流,在有限的水量下可多做为微地形小景观公园改造利用,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城市防洪作用。渭河沿岸从若干年前开始改造,加入了城市生态调节作用,咸阳湖改造,河堤路改造,渭河湿地公园建设,宝鸡、眉县、咸阳渭河公园建设改造,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沿线环境。而渭河流域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灌溉作用。
从人文、历史内涵角度来看,西安渭河自古也是承担的灌溉作用,其它河流的人文内涵相对京杭大运河还是欠缺一些(京杭运河已申遗成功,可讲的故事颇多)。总归河流保护,还是让河流恢复它原本的样子,恢复生态,补给水量,发挥城市防洪作用即可。 jason八戒 发表于 2019-12-30 11:51
我从自身水务水资源角度来回答一下楼主。首先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5倍,直 ...
回答非常专业仔细,认真拜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