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pppp 发表于 2019-6-21 14:29:09

永寿县脱贫一线的故事:大槐树下的美好生活

http://www.sxdaily.com.cn/NMediaFile/2019/0621/SXRB201906210804000571611119043.png永寿作为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在脱贫攻坚中,他们把苹果、中药材和粮食生产三大种植业以及黑猪、山羊、黄牛三大畜牧养殖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近日,记者来到永寿县,倾听来自脱贫一线的故事。

wwwwpppp 发表于 2019-6-21 14:29:40

wwwwpppp 发表于 2019-6-21 14:30:15

wwwwpppp 发表于 2019-6-21 14:30:35

记者手记 “三变”富了庄稼汉        6月的永寿,绿树红花,瓜果飘香。永寿县常宁镇刘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小春提着一筐饲料,快步走进合作社的猪舍。“喽喽喽……”他的动作娴熟自如,几头膘肥体壮的大白猪围拢过来。        2016年夏天,永寿县常宁镇开始搞“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村干部上门动员刘小春入股到合作社。他静下心来盘算:合作社承诺按照股金10%的比例保底分红,多赚多分,赔了由合作社担着。“这没准是个机会!”穷了半辈子的庄稼汉一拍大腿,东凑西借,筹了3.9万元,入股常宁镇富涛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6年10月,合作社第一次开股东大会,刘小春就领到了7800元的分红。过了一年,自己的账户上又多了5000余元。算上在合作社打工养猪的收入,2017年一年下来,他赚了2万多元。“真没想到咱贫困户也能当上股东,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提起这事,刘小春说,是“三变”改革让他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永寿县,像刘家村这样通过“三变”改革建立长效持久脱贫致富产业的村已达到32个,2000多户农民已享受产业分红。        面对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抵抗力不强的现状,近年来,永寿县把推进“三变”改革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户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经营,合作社自我造血的功能被激活,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群众三方受益。        “在产业扶贫方面,我们按照做优果药粮、壮大黑白黄、融好‘一二三’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能人带动、政府推动、合作社拉动、科技促动、龙头舞动’五轮驱动工程,打造了‘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小众产业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一镇一基地、一村一产业、一户一项目’的发展目标。”永寿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涛说。        永寿县通过“三变”改革带动发展和自主发展,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分红全覆盖。永寿县仍将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和不减领导力量、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帮扶力度的“四不减”原则,聚焦深度贫困村退出和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围绕缺技术和因病致贫占比较高两大群体,狠抓产业就业不放松、问题整改不手软、防止返贫不松劲、质量提升不懈怠、责任落实不动摇,确保永寿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者 吕贵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寿县脱贫一线的故事:大槐树下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