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面临的问题是信心的问题
前些日子,广西省的一家中医学院附院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除学院领导以外,主要就是毕业班的同学。在这次座谈会上,毕业班的同学们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对中医没有信心。
这不得不说实在是一个怪现象,并且这个怪现象还不仅仅局限在广西,几乎所有的中医院校都面临这个境况。
广西中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我们的教育花了五年时间,或者八年时间,如果再读博士,那就是十一年的时间。尽管花了这么多时间,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可是相当多的人对中医还是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相当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还没有入中医的门。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因为我们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搞这么一门教育,而最后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人深思吗?”
这位教授还谈到:“在中医博士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看中医经典了。博士的案头都是分子生物学一类的现代书。中医博士为什么不愿意读中医书尤其不愿读经典呢?我想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医只不过如此,经典只不过如此。”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位博士告诉记者:“现在有的中医博士连四大经典的名字都说不全。”
邓铁涛教授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医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确立对中医的信心,是否对中医具有信心其实也就是中医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志。而在目前,中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问题,而中医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信心的问题。中医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能够解决学生的信心问题。”
全国著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颜德馨教授(以下简称颜老)告诉记者:“中医教育的失败,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就是学中医的人对中医没有信心。古代的大学者墨子说:‘志不坚,智不达。’如果对一门学问没有信心,我们怎么可能学好它呢?怎么可能在遇到重大困难时排除万难迎头而上呢?而攻克疑难、解决疑难正是中医医学在五千年历史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针对中医院校流行的不信任中医的风气,全国著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教授(以下简称裘老)毫不客气地指出:“现在中医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中医没有信心,就是因为没有学好中医,对中医学的精髓一无所知。中医教育落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实际上是自己不争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