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西安人以为「绿城是绿地的山寨版」?
原创: 星星观楼今天近日,一份“房管局对西安绿地的处罚通报”流出后,好多购房者群展开了跟绿地相关的系列讨论。
其实,西安人对绿地的不满、diss、甚至维权也不是一两天了。绿地来西安比较早,10余年下来品牌认知度和片区覆盖率提高了不少,但楼盘质量隐患、违法销售等问题似乎也在匀速“提升”。
我们姑且把这些理解为,近两年绿地集团多元化后“疲态”所致,在销售规模与同行PK中逐步掉队的情况下,却承担了高于同行的高负债率。由此在房地产擂台的品质路上渐行渐远了。
但客观讲对西安的贡献,绿地也算外埠最早来西安的功臣之一。
除了10余个写字楼开发项目外,其超高层开发已布局高新、沣东等片区成为地标项目。尤其是今天的锦业路板块,几乎就是绿地通过“超高层+写字楼+住宅+会展中心+酒店+购物中心”,一手打造而成。
所以,在民间的认知里,绿城刚来时间不长,一字之差,有一部分人把“绿城”误当作与“绿地”相关的品牌看待,也算不知者不为过。
动态针分割线
但看过截图的绿粉(绿城粉丝),“山寨”二字,似乎瞬间被捅了情绪的马蜂窝……
翻译一下西安绿粉的心理是,房企的米缸里有多少米跟我无关,重要的是这个对比于品质而言,跟我的预期南辕北辙。
“在这个流行减配、进化停滞的限价时代,买绿城是因为它是绿城,不是其他”
“杭州的亲戚,他们说自己「住在绿城」,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点赞的是购房者+业内,这在当下很难得了”
“绿城的气质相对「内敛」,价值观精粹。宋卫平说过,「夸夸其谈的肯定不是绿城人」”
尽管没有绿地的前位排名,但在房地产竞争相互PK中,多数的房企以「跨越绿城」为目标和荣誉。比如年年出品的教学级作品,「2015年江南里和杨柳郡」「2016年的风起潮鸣」「2017年西溪云庐」「2018年的沁园」……
2019会不会是「西安留香园」呢?
有业内称,“这两年绿城集团虽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宋掌门淡出后,绿城的代表作,色彩依旧,底蕴不减。”
“如今的绿城,延续了品质,用情怀换取可持续发展,努力在乌托邦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点。”
而要真正打消西安绿粉的顾虑,或者不仅仅是舔屏其他城市的代表作,和绿城品牌的前瞻价值,还得从产品实力说起。
动态针分割线
作为2018年备受关注和市场期待的楼盘之一,「绿城西安全运村」从拿地、规划、建设,再到后期的物业服务,这个位于港务区的千亩大盘是绿城在西安亲手操刀的第一个项目。
从市场买账的原因看,核心源于「绿城自带IP效应」+「全运村的IP效应」。
换句话说,基于经验、水准和交付后的成果,继沈阳全运村、天津全运村后,西安的全运村由绿城来做最放心不过。
丨绿城沈阳全运村
记得第一次看到奥体板块的规划和效果图时,就有了一种绿城造城+革命人居的神转折。华绿两家团战奥体,更颇有江湖高手隔空对攻的画面感。
论作战能力,全运村这个产品从一期的毛坯到二期精装到如今在售的三期,绿城从价格和产品上均释放出了不同偏好的市场口味精准把脉。
但能不能让西安人突破住宅产品想象力的边界,并不完全取决于奥体整体的前景和绿城异地空降的口碑,重点在于交付后是否既有外在又有魂。
动态针分割线
2019年,区别于全运村的产品线,绿城的经典款四大名著之一的「留香园」在西安即将面世。该产品的规划正是号称集20余年大成的“二代高层升级版”硬核作品。
丨绿城杭州留香园示意图
「西安的陆家嘴+绿城」,绝不只是两个简单的要素叠加,更像自成一派的奢侈品门类,无论把视角放大到何种尺度的时空,这都是正宗绿粉最解渴的上新。
业内称,未来的留香园面市后几乎能满足西安人对“高尚住区”的所有想象。
比如被传承下来的工程严谨度
比如建筑颜值和品质的组团
比如历久弥新的孤品存在感
比如内在的温度……
作为绿粉,我们期待,绿城在西安的每个作品身上,都依然有深深的踏实感和品质印记。
当多数房企仍在利润、速度和规模间摇摆不定时,
愿你们成为抗鼎城市的“封神之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