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州太守 发表于 2019-3-28 14:53:48

坚定信仰,脚踏实地

从去年的秋冬之际到今天,我的思想一直活在一种苦闷与折磨之中,因为心中一直追求的那个信仰何为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关于信仰的思考也是愈加的复杂与纠结,也确实让我饱尝折磨。
    前两天看的《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这种思想上的折磨与苦痛更加显现,常常在想,当经济发展为主世界在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与充裕时,是否都是那么没有坚持与原则,从去年的小悦悦事件反映的人情冷漠到层出不穷的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现状,信仰这个东西已然成为一种饭后的笑料。在这个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为社会飞速发展做贡献时,当所有媒体都在渲染这个社会的和谐时,我们似乎都要信以为真时,突然又有人呐喊一句“我们的信仰呢?”,“信仰?多少钱一斤,能吃吗?”接着又埋头苦干了,我们在体味着这样的悲凉叹息之中感受着这个社会带给我们无比的幸福。当豪车撞人时我们是否应该捂起双眼大声惊呼“不要杀我,我没看清楚车牌号”?当老人摔倒在地时我们是否应该借求救的借口去逃掉?当“小悦悦第二”再次现身时我们是否应该赶紧脱身?当所有人都一本正经的描述信仰的如何坚定与确切,信仰却已不再是我们心中那样衬受的坚定信念,已然带着一种悲凄与无奈的情调在风中飘荡,或许我并不应该担心社会的信仰与责任却是所带来的危机,而是应该反求诸己的反问自己对信仰缺失的担忧。
    今晚的心情有些沉重,特别是当想到电影里那种不堪的剧情是心中无比的激愤却也只剩叹息,当听到那样的一句话是,似乎心底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信仰与追求顷刻间被击碎的体无完肤,内心失去了一只个强力的支撑以至于眼泪都要慢慢的滑落,内心挣扎着胡乱地抓扯头发,我不知道自己的那样的追求到底是有何意义,但是我想人活着毕竟是要有思想的,思想的境界并无深浅之分,只是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同理解不同看法与不同的认知造成的,这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电影主角乔安山说“人活着怎么能像狗一样,谁给一根骨头就跟谁跑”,这样的人也不能说是没有信仰没有追求,只是这种的金钱至上的追求与我们所有人所能接受人格底线相悖而已。诚然,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有钱比有德有用得多,但是这不应该是趋炎附势,拜金主义的合理借口,只能说是内心的追求与信仰在这样的经济观念下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人是有思想的,思想的表现便是对事物与对理想的诉求与追求不同,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时代,我们的思想淳朴善良,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思想转变的怎样?自己的内心又是有多少的理想追求与精神信仰?
   人总是在否定中肯定,又在肯定中否定,然后再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与突破,很多时候,很容易因为一时的理想与追求被现实的种种因素湮灭掉后,生活便陷入了严重的困顿与彷徨之中,终日的闲适变得毫无激情与信仰,只是现实的转变让我措手不及,甚至于改变于我并未发现之中,我不知道,到底是生活的忙碌让我无暇估计他的改变还是在某日某时伫立窗前的我对于它的改变已经漠然无视,抑或什么都不是,而是它悄无声息地改变蒙蔽了我本不灵动的双眼。
    在没有自我的时候内心深处总要住着一个人,让她来给我力量与动力,幻想中的这个人往往使自己仰慕或者是喜欢的人,一般会选择生活中离自己比较远的一个人,因为觉得真实,幻想中的美好也不免添有一种现实的成分,只好让自己的追求离自己远一点,但是有朝一日,幻想被打破之后,生活就会陷入无力与萎靡之中,精神也将空虚无尽,自己曾经坚守的的信念,曾经深信不疑信仰,在那样的现实话语之中无情的被打破,生活难免会显得那样的无助与不堪,或许又该落入无尽的质问与不解的循环之中,如此过程将是一个痛苦的轮回,因为精神上的痛苦远比肉体上的痛苦要来的猛烈地多,只是我觉得那些高于金钱与现实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由,比如爱情,比如信仰,比如信念,比如……,或许在我们物质需求还没有取得极大富足的同时谈这些精神上的需求多少显得有些苍白,但是人活着并非一只畜生,是人便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与精神,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不然为了解决温饱杀父弑母,食人饮血是否也能做的出来?虽然有人会辩解他们的底线与原则是不会那样做的,但是既然提到了底线与原则那便上升到了精神的层次了,而非物质的层次,精神的上需求便是要有思想信仰与原则,那么人将不再是畜生,人依旧摆脱不了人这个事实,除非抛弃所有关于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们还是年轻人,无论是对于自己的爱情还是生活,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信念与信仰,且不可为了现实的利益抛却自己精神追求,爱情和生活或许都需要现实作依托,但是精神的富足永远不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境遇的困窘并非永远的现实,携手相伴走过那样的时光才是最难忘的记忆,一个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并非是在自己得意时别人给了他多少快乐,而是在自己穷困潦倒时谁曾一直陪伴过他,只是在这样现实的环境下到底是我们年轻人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没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还是社会的“华丽转身”没能给我们年轻的梦想提供足够的空间呢?曾经的我听着林志炫《浮夸》感动的要热泪盈眶,并非是那中歌词的坚定与决绝打动我,而是那样对生活对理想的一种不屈与无奈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到那样的歌声之中让心颤动不已,那样对命运的一种不屈与无奈的复杂感情怎么不是我们这样一代认得真实写照?我们没有一个好用的爹,也并非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种种现实的无奈难免会让我们对于理想与自身的怀疑,对于现实的无奈,然而也并不想放弃的那样复杂的情感,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的苦恼之所在吧?但是从精神上讲,对于自己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近似灵魂式的信念、忘乎所以的坚持所建立起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将是怎样的令人震撼,精神不空虚使其精神毅力与信念追求的支柱屹立不倒,从而表现出对于信仰追求的虔诚向往,对于现实生活的满腹奋斗与激情,对于未来无限的憧憬与向往,对于国家乃至民族的深切渴望与担当,才是年轻人的责任,信仰不过是相信其事物的存在的可能与价值继而以此作为精神的支柱和动力,年轻人,我们的信仰为何?不该问苍茫大地的世界,而该问自己坚持的相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坚定信仰,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