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是常客,每年藏在古槐的密叶中叫黄了麦子。
老井古槐蓝溪
我家西边一丈远处有一口老井,不知道他是啥时候打起来的,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常和村里的小伙伴在这井边玩。每到春天,孩子们就会爬上井边那棵盘龙虬枝般的古槐,在枝繁茂叶里寻找鸟窝,或者站在粗壮的树枝上,模仿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样子,引得地上的伙伴一阵开心大笑,或是,对着田野大声喊伙伴的名字,听那回声波荡。下树时还要折几个枝条,做成帽子戴在头上,或是拧掉树皮做成哨子,算是不枉此行留作纪念。
爷爷小时候,老井上有一个辘轳,全村人吃水都靠这口老井。每天清晨便会听见吱吱呀呀的辘轳声,还有清脆的汲水声。扁担摇晃这水桶,水滴洒了一路。爷爷常是坐在扁担的一头(另一头是水桶)被伯伯担回家的。爷爷是个孤儿,伯伯可怜他养了他。
到了爸爸这一代,古槐的体格愈发健壮了。枝叶茂盛的像浓的化不开绿云,巨大树冠如一把巨型伞,铺开生命的厚重与浓烈。孩子们照样会爬上古槐,照样戴着枝条做成的帽子,照样吹着枝条做成的哨子。老井依然敞着它那深不见底的胸怀,在夏秋天旱,日夜不停的吐出汩汩的流水浇灌干渴的庄稼。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我们村能够旱涝保收全是它的功劳。
我小时候是个调皮的小女孩,经常跟着哥哥及其“同党”们下河摸鱼、抓蝌蚪。上眉坞岭拔苜蓿,爬墙上树。对于老井古槐更是频频‘入侵’,祖辈们父辈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不仅被我们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还玩出了新花样。
每当听见老井哗哗的流水声,村里的孩子们、大姑娘、小媳妇、老婶婶,三三两两拿着衣服到井边来洗,边洗边拉家常:谁家的闺女长得俊;谁家的男人会挣大钱;谁家的媳妇孝敬老人;谁家的婆婆蛮缠不讲理;谁家的孩子聪明考上大学……,这小小井台成了毫无中心的民众评论台。
古槐树展开茂盛的枝叶荫蔽这老井,也许是它的茂盛和老井的丰源,常常招来稀有少见的鸟类。布谷鸟是常客,每年藏在古槐的密叶中叫黄了麦子。还有不知名的鸟,头上长着冠子像皇冠,身上是黑、白、土黄相间的羽毛,长长的尾巴张展着。我曾几次悄悄的站在我家阳台上看着它,它女皇般迈着骄傲的步子,在离老井古槐不远的一片空地上踱来踱去。我屏住呼吸生怕吸一口气就会惊动它,我就这样定定地看着它,直到它厌烦了踱步,飞到古槐树上。
老井依旧,古槐依旧,人是换了一代又一代。现在在老井古槐下玩耍嬉戏的已不再是我的伙伴们,我的伙伴有的已成家立业,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当了老师……,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起老井古槐,他们便会忘记尘世烦恼,快乐的像个天真的孩子,在他们心中老井古槐是他们永远的乐土,快乐的天堂。
现在我以成年人的眼睛看待这老井古槐,我不知怎样来表达我对它们的情感,只能这样说:老井就像一位母亲用她那乳汁般的井水养育着她的儿女,古槐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用他那充满生命力的枝干保护着和感召着他的儿女。
啊,我家西边不远处的老井古槐!
每每回家看见苍翠的古槐、悠然的老井,看着老人们闪耀着奕奕神采的眼睛,听着他们讲自己儿时在老井古槐下玩耍游戏时的情景,我总有一种要把它记下来的冲动,用我的心去感受他们的快乐。
欣赏好文
不错
悠然见南山
算黄算割的叫法由来已久
雨季の梦想 发表于 2019-3-3 08:12
算黄算割的叫法由来已久
感谢,每此听见布谷鸟叫总会有喜悦的心情
赞
麦子黄了,拾掇拾掇回走
路过
路过
京兆平民 发表于 2019-3-3 10:49
麦子黄了,拾掇拾掇回走
{:mocs_32:}{:mocs_32:}{:mocs_32:}
盼黄盼割{:mocs_36:}
布谷鸟不多了
benn 发表于 2019-3-3 20:34
盼黄盼割
感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