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规律和背后逻辑
看到房地产的帖子很多很乱,但说的都是些表象的事。如果没有思考背后的规律和逻辑,那我们在第几层呢?都逃脱不了笼子里面的鸽子自言自语和为了点口粮表演的命运。开门见山,房地产是让生产者具备扩大消费能力的基础,也是鞭策和引诱民众的一个工具。房地产的金融化,以及各类金融证券化市场都是为了调节资本论中展现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市场手段。而资本主义的核心是消费和创新。
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创新改善在于让普通的民众拥有生产者的身份更要拥有消费者的身份和能力。这样才能做大市场的蛋糕,减少危机的周期,但控制权还是掌握在资本和政府手里。
这是一个宏观逻辑,下面我会具体说一点例子,欢迎各位点评。
在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中,普通的民众都只是工人,农民等的生产者,仅仅能够吃口饭或者吃饱饭而已。没有剩余物资,一旦遇到一点天灾,人祸或者周期,脆弱的底层就奔溃了。整个生态体系也就会收缩,我们看欧洲资本主义早期也是如此。危机起伏,还打了两次世界大战。 现代的全球架构体系是建立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的。苏联的解体有所调整,接纳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体系,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反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尝试还需要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的改良,发展的成功。大家的最终方向都是一样,只是过程是曲折的。 房子对普通民众而言是财富的主要形式。在货币增发房产升值期间,普通民众有了更大的消费能力。经济会更加活跃,各行工资也在提高,龙头热门行业会更高。涨价效应会刺激房产消费和房产信贷。房产信贷一方面让民众更加努力工资;房产和装修也带动相关行业的消费。
房价上涨的时间、速度和民众贷款的成本和工资上涨的时间、速度会相互影响,加上政府的土地政策会形成房地产的周期。买房就看你买在周期的哪个时间位置。
房地产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意义巨大。因为分税制,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土地财政,就是靠卖地来养活体制内人员维护城建。地方债也可以,但是对市场经济的深化阶段,信用尤其重要。兜底的地方债会削弱信用市场的建立,对全国性的深化市场经济有巨大伤害作用。房地产对地方政府的长期意义就是考虑卖地收入和以后实施的地产税收入的哪个更方便更稳定。
房地产以及信贷本身会与社会其他行业产生相互作用引起的经济周期,(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房产方面的)中央政府会站在全面来考虑就业和经济来看待房地产,制定相关地产的经济政策,现在肯定是夜壶。 房子是民众的主要财富形式,房价上涨期间让民众有更大的消费能力。会带动各行业的消费,同时增加人工工资,刺激消费。而且地产消费本身就会带动很多行业。信贷购房的同时也会让民众更加努力工作,削弱消费。加上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房价上涨时间、速度和信贷成本,民众的工资增速形成房价周期。买房就看你买在周期的哪个位置。 走你 点赞
房子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作为主要财富形式。房产的价值上升过程,让有房民众具备更大的消费能力,从而带动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力。在生活需要和价格刺激作用带动房产消费的同时,会带来相关领域的经济消费,从而刺激工资的上涨。房产信贷又会削弱消费,在房价的上涨时间、速度和民众信贷成本以及工资增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政府的供地政策和现有市场之间的纠缠形成了地产周期。买房的心理感觉就只是买在地产周期的哪个位置,时间对于人生和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mocs_48:}
繁荣房地产市场:一个基础,一个需求。外加一个稳字。基础就是有积攒足够的财富,需求就是合理的新策略引导消费者腾笼换鸟去改善居住的更好。
直接通过逻辑说结果就行了,多数人不爱看这类理论言辞的。 大师,今年能不能入手啊,首套 首套随时买,能力范围内买地段好些,大点的房子。房子在中国文化中牵扯了太多情感。
投资买房想赚钱,要考虑到你的贷款成本,这几年基本上不会赚钱。钱真的多了,随便买。反正外面赚钱的生意也需要非常专业性,钱多瞎投资反而容易亏损。 其实百姓那么关注房子,原因只有一点。房子带来的升值和本身的价值远远大于工作获取的收入本身。反过来说真的就是收入增速慢嘛!10多年前很多小老板一年收入就能赚一套房,现在呢?但有机的事情永远不会直线发展,这就是房价快涨慢走的原因。
房地产说的简单点就是政府让百姓有点钱可以消费,让民众欠钱更努力工资,社会才会更持久的繁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让房地产上附加教育,医疗,工作机会等等。必须让房产在核心地区长远看来一定增值上涨。 其实这个社会已经很专业了,这就是各行各业赚钱都不太容易的现状,只有行业头部才能赚钱,房产如果说到金融属性,就是投资。投资更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看看在金融和商场上有几个人能一直笑傲江湖的!有哲学的依据才能走远,有频繁生死的轮回才能感悟。
其实普通民众很多事情都已经注定了。或是充分竞争或是别人分蛋糕,而且最重要的无法逃避的笼罩在四周的文化。做个普通人很好,少点对子女的管束、压力。做快乐的佩奇,多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