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为什么反对西安常态化限行 在写这些文字之前,我知道,这些原本是螳臂挡车,但我还是想把一些想法书写出来,以表达我作为一名外地人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爱恋。 1. 限行的原因 众所周知,雾霾、拥堵两大顽疾深深伤害着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于是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提出限行这个对策以减弱他们带来的损失,而限行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么? 雾霾。雾霾的成因众说风云,在这里我只想从一个表象来反推这个问题,为什么冬天的雾霾要比夏天严重得多? 拥堵。在西安汽车保有量突破250万量的时候,也预示着着做城市将日益拥堵,但拥堵的真相又是什么? 2. 限行的前提 我曾经在北京、上海工作过若干年,2014年来到古城西安,就此以西安和北京进行对比,来谈一下限行的前提。 北京的交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公共交通相当发达。2014年之前,地铁四通八达,单程2元不限公里数,而公交体系十分庞大,价格也仅仅是刷卡4角。除了编制内的公交集团,还有运通、八达通等若干集团外的公交体系在经营着这座城市,他们相辅相成,井井有条。 在北京,你在任意一个位置,可以最多换成2条地铁或公交线路即可到达目的地,即使你的家远在东南角的通州,也可以通过发达的公共交通在2小时左右到达上地软件园。 而如此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对不起,西安不存在。 且不论西安地铁目前仅有区区3条线路,及时加上在建线路,也远远达不到2012年北京地铁的里程数。地铁,西安差的很远。 众所周知,长安区撤县设区多年,公交覆盖仍然少的可怜,各种矛盾相比大家心知肚明,长安如此,何况高陵等地区。 再谈城六区公交,西安公交线路主导思想为放射状,即以钟楼为核心向四周发散,其他线路为辅。难道人人都要去钟楼? 在我的耳畔已经有无数华为的兄弟姐妹抱怨,在长安大学城居住,而无法乘坐公共交通到达软件新城了,而这段距离,区区七八公里。 公共交通先行才可能有限行,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而这一点,西安目前还做不到。 3. 限行的弊端 西安正在迅速扩张中,一个个新城新区拔地而起,老城区几乎没有可供开发的土地,新西安人正在向各个新区扩散,同时,新区也吸引着大量外地人才。 若限行,这部分人无法乘坐有效的公共交通来满足日常工作、生活,尤其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本来可以拼车上下班,但限行后,乘坐出租车,又有成本上的压力,外来人才会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度渐渐失去,何谈追赶超越? 限行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使购车速度增加。历史数据证明,只限行不限购,根本无法阻止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反而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群拥有第二、三辆车。如今汽车购买成本已经非常低,大量的新增用车会使得道路更加拥堵、停车更难。 限行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增加交管部门工作成本。每次限行,交管部门都会在各个出入口设卡,这无疑使大量的人力物力流失浪费。 限行带来的第四个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增加。企业办公用车不便,危重病人就诊不变,儿童上下学接送不便,人们日益变得浮躁焦灼,社会矛盾凸现。 4. 该做些什么 当我们谈限行的原因的时候,谈到了拥堵。只有合理的进行针对,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疏远远优胜与堵。 首先,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其次,增加城市道路通过率,保障城市道路顺畅,合理设置红绿灯,增加立交桥建设规划。这十年来,西安欠帐太多。 没有北京的命,不要得北京的病。 我是一名来自北京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我热爱西安,我希望她越来越好。
|